今日主題:實體例子-1
台積電(半導體製造)
策略方向:智慧製造與數據整合
短期目標:
1.導入生產數據可視化儀表板,集中監控製程異常,讓工程師能即時掌握良率波動與設備狀態。例如導入 Power BI、Tableau 等視覺化工具,將製程參數、溫度、壓力與產能利用率等整合於單一介面中。
2.審視 MES(製造執行系統)與 ERP(企業資源規劃系統)整合流程,確保訂單、生產、庫存、維修資訊可在不同系統間自動同步,減少人工輸入錯誤。
3.建立 AI 模型試點,利用機器學習分析過去的機台異常紀錄,預測潛在故障。例如在新竹廠區選定幾台關鍵曝光機作為測試對象,驗證預測性維護模型的準確率。
中期目標:
1.建構 Digital Twin(數位孿生)產線模型,以虛擬環境模擬製程調整前後的影響,提升製程良率與節能效果。
2.導入 能源管理系統(EMS),即時監測工廠碳排、電力與冷卻水使用量,結合 AI 進行能源優化。
3.強化全球資料同步與備援中心設計,使台灣與海外廠區(如亞利桑那、日本熊本)能透過高速雲端連線即時共享製造數據。
長期目標
1.全面推行智慧製造生態系,實現從製程控制、品管到維修的自動化決策,建立 AI 驅動的閉環控制系統。
2.將 ESG 數據整合 入企業管理決策平台,提供決策者即時掌握碳足跡、能源效率及社會責任表現。
3.建立 跨廠區 AI 運算中心,集中各地資料進行模型訓練與推論,支援全球製程優化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