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29
0
生成式 AI

iOS? AI-Yes!:用 Vide Coding 加速我的 Swift 學習曲線系列 第 29

Day 29 - 【完賽前回顧】AI 時代下,身為 iOS 開發者的變與不變

  • 分享至 

  • xImage
  •  

今天是鐵人賽的第 29 天,這趟不可思議的旅程,即將抵達終點。

回首這一個月,彷彿一場夢。我還記得 Day 2 時對 Optional 感到困惑,記得第一次在 Xcode 成功運行 App 的興奮。

這整趟實驗的核心,就是探索 AI 如何改變學習與開發。那麼,經歷了這一切,我認為,作為一個 iOS 開發者,有哪些核心價值是永恆不變的?又有哪些工作模式與所需技能,已經被 AI 徹底顛覆?

「不變」的基石:AI 無法取代的核心開發者素養

AI 並非萬靈丹,它更像一個放大器,只會放大我們已有的能力。穩固的基礎功在 AI 時代變得更加重要。

  • 穩固的基礎知識

    如果連 MVC 的基本職責劃分都不懂,我們將無法向 AI 提出正確的問題,也無法判斷它回應的 MVVM 架構是否優質。在Weather Api App 中,正因為我理解了 MVVM,才能指導 AI 寫出職責分離的程式碼。

  • 架構設計與拆解問題的能力

    AI 是優秀的「工匠」,但卻是糟糕的「建築師」。將一個模糊的產品需求,拆解成一系列清晰、具體、可執行的技術任務,這依然是人類開發者最重要的價值。如同我們在 Day 25 的心得,直接對 AI 說「幫我做一個天氣 App」會導致災難;但若將任務拆解成「幫我建立對應這個 JSON 的 Codable 模型」、「幫我寫一個呼叫此 API 的 Service」,AI 就能完美勝任。

  • 對使用者體驗 (UX) 的執著

    AI 沒有同理心,它無法「感受」一個 App 好不好用。打造流暢、直觀、有溫度的使用者體驗,永遠是開發者的核心追求。在天氣 App 中,決定加入地圖作為入口(Day 28),或是為 AI 專案加上載入動畫與錯誤提示(Day 23),這些都是基於對「人」的考量,而非純粹的技術實現。

「變」的浪潮:AI 賦能開發者的新工作模式

AI 徹底改變了我們的工作流程與所需技能,我們應該擁抱這些變化。

  • 從「程式碼工人」到「AI 協調員」

    開發者的時間分配發生了轉變。我們花在撰寫重複性、樣板化程式碼(如 Codable 模型、UITableView 代理方法)的時間大幅減少,而更多時間投入到更高層次的系統設計、API 整合與程式碼審查上。

  • 提示工程 (Prompt Engineering)成為核心技能

    與 AI 溝通的品質,直接決定了產出的品質。「如何問出好問題」已經從一個軟實力,變成了開發者的硬技能。對比 Day 3 問的「什麼是閉包?」,到 Day 22 我們精心設計的、要求 AI 回傳特定 JSON 格式的複雜 Prompt。這整個過程,就是提示工程能力的成長曲線。

    大家應該會看到我的 prompt 都會寫「請簡單說明且並不需要給程式碼」,因為 AI 生成的程式碼並不一定會符合我們的專案架構或需求。雖然可以直接索取程式碼來加速學習,但我認為,先理解原理,再讓 AI 生成程式碼作為參考,會是更為紮實且有效的學習路徑。

  • 學習與原型開發的驚人加速

    對初學者而言,最大的改變是「速度」。AI 如同一個 24 小時待命的超強家教和程式碼產生器,極大地降低了學習新知和驗證想法的門檻。整個鐵人賽就是最佳證明。一個新手在 30 天內,從零基礎到完成三個功能各異的 App,這在沒有 AI 的時代幾乎是難以想像的。

結語:我的 AI 協作心得

我最大的體悟是:AI 並不會讓你跳過學習基礎的過程,它只是給你一輛更快的車,讓你馳騁在學習的道路上。最終,方向盤還是握在我們自己手裡。我們依然需要學習如何如何清晰地描述我的需求、拆解我的任務,因為這個強大的「AI 夥伴」,並不會讀心術。


上一篇
Day 28 - 【天氣實戰 III】打造互動地圖:MapKit 應用與畫面呈現
下一篇
Day 30 - 【鐵人鍊成!】我的 AI 賦能 iOS 開發之路全系列文章索引
系列文
iOS? AI-Yes!:用 Vide Coding 加速我的 Swift 學習曲線30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