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paddleocr相關文章
共有 7 則文章
鐵人賽 AI & Data DAY 12

技術 Day12:OCR工具選型與操作流程

  以圖說描述一棟建築物,往往需要從平面圖、立面圖、剖面圖等不同類型的圖面中擷取關鍵資訊。例如,如果想快速了解全棟高度,就必須回到立面圖上找標註。因此,建築圖不...

鐵人賽 AI & Data DAY 4

技術 Day04:AI建築圖數據到BIM模型自動化流程設計

  前面概覽介紹了各種AI相關技術,以及IFC交換格式與BIM模型的特點,以下我將以實際的流程藍圖,來說明各技術在BIM自動化流程中的定位、執行步驟與關係: 4...

鐵人賽 AI & Data DAY 13

技術 Day13:文字辨識測試與常見誤判分析

  在前篇我們透過PaddleOCR,初步將建築圖紙上的文字資訊辨識成文字資料,接下來本篇將聚焦於常見的識別情境與誤判分析。唯有深入理解各類誤判背後的結構與成因...

鐵人賽 AI & Data DAY 15

技術 Day15:文字辨識後處理與分群校正

  在Day13我們發現文字辨識結果中,字形相近與名詞拆分的誤判,很大部分原因應該來自簡繁體共存所造成的影響;另外在Day14雖然已經解析每筆資料的定位點,但要...

鐵人賽 AI & Data DAY 18

技術 Day18:AI辨識結果與BIM建模數據流架構

  在前面的章節已有分別介紹YOLO和PaddleOCR如何將辨識結果轉換為定位資料,今天我們再次來回顧與整理,這兩種AI所生成的結果在BIM資料流中的角色。...

鐵人賽 AI & Data DAY 19

技術 Day19:AI預測結果轉BIM資料流程設計

IFC開放格式在OpenBIM中有相當重要性,本篇將探討AI辨識結果與IFC資料的對應。 19.1. AI預測結果的轉換   我們在Day9已成功輸出YOLO物...

鐵人賽 AI & Data DAY 21

技術 Day21:OCR數據轉換BIM資料流案例

  延續昨天的實作,今天要繼續以實作的程式碼,將文字辨識結果也納入BIM模型資訊中,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整個流程與步驟。 21.1. 門物件偵測示範 首先,一樣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