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時,凍仁曾藉由大型程式來撰寫複雜的 C 語言。如今當 Ansible Playbooks 寫久之後,其架構也會變得複雜,這時該怎麼寫才好維護呢?就讓凍仁娓娓道來吧!
▲ 圖片來源:https://goo.gl/jBL5i3 。
官方早在 Playbooks Best Practices 文件中列了 12 條最佳實踐 (Best Practices),底下將以凍仁認為最重要的部份進行介紹。
來自維基百科的解釋:
最佳實踐,是一個管理學概念,認為存在某種技術、方法、過程、活動或機制可以使生產或管理實踐的結果達到最優,並減少出錯的可能性。(more)
凍仁認為,Best Practices 就如同 80/20 法則,只要掌握了 Best Practices,就可以用 20% 的投入獲得 80% 的成效。
在許多技術文件裡 (如 Android, AWS 和 Vue.js) 也會有這個特別的章節,甚至還有前輩向凍仁提到,剛接觸一門新技術時,應該要先從 Best Practices 開始看起呢!
以下修改至官方建議的目錄結構 (Directory Layout) 範例,凍仁只留下較常用的部份。
production # inventory file for production.
staging # inventory file for staging.
group_vars/
group1 # here we assign variables to particular groups
group2
host_vars/
hostname1 # if systems need specific variables, put them here
hostname2
site.yml # master playbook
webservers.yml # playbook for webserver tier
dbservers.yml # playbook for dbserver tier
roles/
common/ # role name
tasks/ #
main.yml # main tasks file.
handlers/ #
main.yml # handlers file.
templates/ #
ntp.conf.j2 # templates end in .j2.
files/ #
bar.txt # files
foo.sh # script files
vars/ #
main.yml # variables with this role.
defaults/ #
main.yml # default variables.
meta/ #
main.yml # role dependencies
production
, staging
:藉由 inventory file 來切換環境。我們在「14. 怎麼使用 Ansible 的 Template 系統?」一章時已提過,在 Best Practices 裡就有特別說明此手法。site.yml
:主要的 playbook。webservers.yml
:網頁伺服器一層的 playbook。dbservers.yml
:資料庫伺服器一層的 playbook。底下將以某個用 django 開發的 API web server 專案為例。
README.md # 該專案的說明文件。
Vagrantfile
ansible.cfg # configure for ansible
files/
id_rsa_deploy # 用 Git 部署的 ssh key。
ssl_key/
...
group_vars/
all # 各環境共用的群組變數。
local # 本機開發的群組變數。
production # 正式環境的群組變數。
staging # 測試環境的群組變數。
production # 正式環境的 inventory file。
requirements.yml
restart_service.yml # 重開 API 服務的 playbook。
roles/
chusiang.switch-apt-mirror/
...
setup.yml # 主要 playbook。
staging # 測試環境的 inventory file。
tasks/
restart_api.yml # 重開 api 的 tasks。
setting_api.yml # 設定 api 的 tasks。
setting_nginx.yml # 設定 nginx 的 tasks。
setup.yml # 主要安裝流程的 tasks。
templates/
local_settings.py.j2
nginx.conf.j2 # nginx vhost.
nginx_ssl.conf # nginx vhost (ssl).
supervisor.conf.j2
tests/
Dockerfile # 用 Docker 跑測試。
update_config.yml
Vagrantfile
:在本機主要使用 Vagrant 搭配 group_vars/local
進行開發。ansible.cfg
:依各專案客製 Ansible 相關環境。files/
:集中管理要使用 files module 複製到 Managed node 的檔案。group_vars/
:設定 staging, production 等不同群組 (環境) 變數的好物 [^1];若有共用變數的部份可寫在 all
檔案裡。setup.yml
:include 各種 tasks 的主要 playbook。tasks/
:將各種不同任務獨立出來的 tasks,在裡分別為 restart_api.yml
, restart_api.yml
, setting_nginx.yml
和 setup.yml
。templates/
:集中管理要使用 templates module 複製到 Managed node 的檔案。大家可以先照著官方的規劃練習,寫久了再依個人風格調整即可,畢竟要讓大型的 Playbooks 變得好維護,不外乎為以下原則:
inventory
和 group_vars
來定義 local, staging 和 production 等各環境的主機和變數。setup.yml
和 update_config.yml
兩個 playbook 中重複的 tasks 獨立成 tasks/setting_api.yml
,並透過 include
重複使用。我們可以藉由 Roles 讓大型的 Playbooks 更易於維護,在此文中也一直提到它的重要性,這部份就讓凍仁留到下一章介紹了。
[^1]: group_vars
將與 inventory file 裡的 group 配置連動,也就是 Ansible 會處理切換群組變數的部份,我們不需再用「14. 怎麼使用 Ansible 的 Template 系統?」一章提到的 vars_files
來手動 include 群組變數。
今日 review 後,總覺得應該用「大型的」Playbooks 來形容,用「複雜的」一詞來形容會與《Ansible:Up and Running》一書形容的情境搞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