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18 iT 邦幫忙鐵人賽
DAY 14
0
Software Development

系統架構秘辛:了解RISC-V 架構底層除錯器的秘密!系列 第 14

Day 14: 讓百萬人都驚呆的Debug Transport Module~~(上)

  • 分享至 

  • xImage
  •  

0. 前言

您好,2018! 起個大早繼續來奮戰!
然後呢,突然發現,應該下個更聳動的標題之類的!!

本篇主要是講一下底層硬體的細節XD!!
不過由於我也不是相關背景出來的,算是邊做邊看邊學吧!
如果有錯誤的話,請在底下留言的地方提出 有毒。請小心服用!
感謝!

本日的主題內容如下:

  • JTAG簡介
  • JTAG Debug Transport Module簡介
  • Debug Module Interface Access 實作內容
      
      
      

1. JTAG 簡介

一樣先來講古 複製+貼上

JTAG是聯合測試工作群組(Joint Test Action Group)的簡稱,是在名為標準測試存取埠和邊界掃描結構的IEEE的標準1149.1的常用名稱。此標準用於測試存取埠,使用邊界掃描的方法來測試印刷電路板。

    ....中間省略

在設計印刷電路版時,目前最主要用在測試積體電路的副區塊,而且也提供一個在嵌入式系統很有用的偵錯機制, **提供一個在系統中方便的"後門"** 。當使用一些偵錯工具像電路內模擬器用JTAG當做訊號傳輸的機制,使得程式設計師可以經由JTAG去讀取整合在CPU上的偵錯模組。偵錯模組可以讓程式設計師偵錯嵌入式系統中的軟體。

---引用自Wikipedia - JTAG

巴拉巴拉好複雜...... 剩下請自行觀賞Wikipedia上面精美的介紹!

另外提供一個當初我在學習的時候,參考了幾份文件中,
我覺得寫得還不錯的網站,寫得蠻淺顯易懂的:
小蘿蔔工作室 Little Robot Studio - JTAG

在上面的網站中還有個不錯的範例--讀取 IDCODE,
簡單的來說,從軟體的角度來看的話,就是先對IR(instruction
register)寫入要執行的動作,然後再從DR(data register)讀取出對應的資料!

詳細的步驟,我覺得上述網站中,已經把基本上JTAG的運作過程講得非常清楚,
還請各位多多參考上面的網站!

本文還是主要關心在RISC-V中的JTAG Debug Transport Module是如何設計和使用!
  
  
  

2. JTAG Debug Transport Module 簡介

JTAG Debug Transport Module主要的輸入為JTAG的訊號,並依照對應的操作,
回傳上層Debugger所需要的資料,或是轉發給底層Debug Module去做更進一步的處理!

根據JTAG的設計,除樂"IDCODE"和"BYPASS"為必要有的部分,其餘可以由硬體設計者自行規劃,底下會介紹到JTAG Debug Transport Module其他會用到的Registers和其定義!

  • 0x01 IDCODE
  • 0x10 dtmsc: DTM Control and Status
  • 0x11 dmi: Debug Module Interface Access
  • 0x1f BYPASS
      
      

2.1 0x01 IDCODE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180101/20107327EpSwphPxwA.png
---引用自RISC-V External Debug Support 0.13

主要分成以下三種欄位:

  • Version: Debug Transport Module的版號
  • PartNumber: 給硬體設計者用!
  • Manufld: 製造者

另外就是JTAG IDCODE有個特點,LSB的地方必定為"1",這蠻有趣的!
留給讀者自行想像一下為啥要這樣設計!
  
  

2.2 0x10 dtmsc: DTM Control and Status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180101/20107327TAzvsfs0mt.png
---引用自RISC-V External Debug Support 0.13

這個Register主要是Debug Transport Module的控制和獲得狀態用,主要欄位如下:

  • dmihardreset: 用來強制Reset整個Debug Transport Module,正在傳輸的任何資料都會被丟失!
  • dmireset: 用來Reset目前傳輸的錯誤,並讓Debug Transport Module可以重傳未完成的資料!
  • idle: 主要是留給Debugger提示用的,用來標明硬體上,每一次傳輸後,需要等待的"Cycle"數量,不過只是建議值,Debugger還是要依照底下的dmistat,判斷是否完成!
  • dmistat: 目前Debug Transport Module的狀態
    • 0: 一切安好無恙
    • 2: 傳輸失敗...
    • 3: 傳輸還在執行中!
  • abits: 用來標示底下$dmi中address所占用的bits數
  • version: 用來標示底層Debug Module的版號
    • 0: 0.11版
    • 1: 0.13版 + Data為32-bits!
        
        

2.3 0x11 dmi: Debug Module Interface Access

假如Debugger需要Debug Transport Module將資料送至更底層的Debug Module時,就對這個$dmi Register寫入,格式如下: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180101/201073272q5vwMolVw.png
---引用自RISC-V External Debug Support 0.13

  • address: 就是Debug Module中Register的地址 (*註1)
  • data: 用來放要輸入/讀取資料的地方
  • op: 分成幾種不同的操作
    • 0: 當作NOP用
    • 1: 從指定Address的地方讀取資料
    • 2: 將Data寫入指定Address的地方

另外op也當作狀態使用,Debugger需要自行讀取op,並判斷動作是否完成:

  • 0: 前一次動作正確地完成,恭喜!
  • 2: 出錯啦! 記得去$dtms中,將dmireset設成1來清掉這個錯誤!

(*註1) 忘記常用的Debug Module的Register的話,可以在「Day 10: RISC-V Debug Module (下篇)-Debug Module Registers」這邊複習一下!

  
  

2.4 0x1f BYPASS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180101/20107327TPZeQ026X5.png
---引用自RISC-V External Debug Support 0.13

這是個1-Bit的Register,假如JTAG上面有很多的TAP串起來,
這個目的就是告訴該TAP不要有任何動作!
  
  
  

99. 結語

基本上這邊的操作比較瑣碎一些,尤其是跟硬體溝通的部分!
需要花更多精神來判斷傳輸是否完成,是否需要重做,還有資料的處理等等繁瑣得事情~
然後...... 明天要上班了,所以.....
我把實作的部分拆成下一篇.........XDDD
  
  
  

參考資料

  1. RISC-V External Debug Support 0.13
  2. GitHub: riscv/riscv-openocd

2018/01/08 Fixed typo


上一篇
Day 13: 了解Trigger Module的神秘面紗(下)~~!
下一篇
Day 15: 讓百萬人都驚呆的Debug Transport Module~~(下)
系列文
系統架構秘辛:了解RISC-V 架構底層除錯器的秘密!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