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第 11 屆 iThome 鐵人賽

DAY 14
0
AI & Data

為資料選擇適合的視覺化方式系列 第 14

[Day 14] 呈現組成結構的圖表3 - 樹狀結構圖與瀑布圖

  • 分享至 

  • xImage
  •  

今天則是這個主題的最後一篇,會來介紹樹狀結構圖與瀑布圖這兩種在使用情境上面相對較單純的圖表。


瀑布圖 (Waterfall Chart)

特點

  • 加入正負的概念,呈現最終數字如何透過前面加加減減的過程得到。

適用情境

  • 通常使用在和金錢有關、需要做加減的資料結構。

範例

  • 呈現不同群體加減的過程如何組成最終的數字。

  • 呈現隨時間進展的數字變動,也可以放入多個群體進行比較。

    • 例如下圖兩者在各月份之間的銷售結果比較 (圖片來源)。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190918/2012075360cZoERQ04.png
  • 有時候也會將每個資料點結合盒鬚圖 (Box & whisker chart) 來進行呈現。


樹狀結構圖 (Treemap)

特點

  • 可以呈現更複雜、組成元素更多的資料。

適用情境

  • 基本上就是用來呈現超級多組成元素、其他圖表無法呈現的情境 XD

範例

  • 呈現不同群體的比例、以及各群體內部的組成比例,通常會搭配不同顏色來區分。

  • 也可以再加入正負的概念,讓顏色用來呈現正負的量。


寫完這部分之後,覺得在呈現組成結構的這個主題要選出適合情境的圖表,好像相對容易一點。

要比較多個不同群體的組成結構,就選堆疊長條圖;比較單一個體的話,如果有多層次的結構要呈現,就選擇圓餅圖或甜甜圈圖;如果組成元素的數量很多,就選擇樹狀結構圖;如果是要呈現與金錢有關、有正負的資料結構,那就用瀑布圖。

接下來就準備要進入最後一個主題,也就是呈現資料分布的圖表。


上一篇
[Day 13] 呈現組成結構的圖表2 - 堆疊長條圖
下一篇
[Day 15] 用來觀察資料分布的圖表們
系列文
為資料選擇適合的視覺化方式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