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大概解釋了數位和類比的差別,那今天要來說說電腦到底是怎麼儲存聲音的呢?
有兩個名詞要先知道——位元深度、取樣頻率
位元深度
位元深度就是平行著橫軸,把整個波形切切切,常見的格式是16bit和24bit,所以像是使用16bit去切的話,就有65,536種高度可以讓電腦去描點,而你的位元深度越高,就可以描得越精細
補充:16bit = 65,536(-32768~32767)
取樣頻率
頻率是每秒幾次,取樣頻率就是每秒取樣幾次,常見的格式48000Hz、44100Hz
DAY4最後提到的第二個問題,電腦上音訊的橫軸真的是時間,如果知道音訊持續時間、取樣頻率,在單聲道的情況下,把把兩者相乘就能得知音訊到底有幾個點(雙聲道的話再乘2就好)
其他還有持續時間、聲道(同時播放的音樂訊號有幾條,常見的是兩聲道,或是多聲道的家庭劇院)
網路上還有人對位元深度、取樣頻率有a piece of cake的說法XD,大家可以參考這個網站
CD音質
CD常見的規格為
位元深度:16bit
取樣頻率:44.1k Hz
聲道:2聲道
所以CD音質一秒鐘容量:44,100 (Hz) x 16 (bits) x 2 (聲道) = 1,411,200 (bits)
其實不是個小數字呢~
今天也提個小問題給大家~
現實生活中,我們能知道聲音是一維訊號,像照片這種平面是二維,動畫是三維,因為又比照片多加了個時間
數學式上可以這樣寫
sound:f(t)
image:f(x, y)
video:f(x, y, t)
但在儲存到電腦時,數位上的維度真的跟我們類比世界的維度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