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是 2019 it 鐵人賽的 Day 20,我跟我的隊友們 ,會在30天內每人每天完成一篇 it 相關的文章。你現在看到的是 Hello, World! 線上課程學程式?你應該要知道的 30 件事 主題系列文章,歡迎訂閱。
投身線上程式課程滿一年,突然想起當時接手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半一場 “webinar”,拿時還查了半天這個跟 seminar 聽起來很像的 webinar 到底是什麼。
後來大概理解了,其實就是線上版的 seminar ,用中文解釋大概可以理解成線上研討會、工作坊、演講。在線上課程的脈絡裡,可以解讀成有討論和互動的即時線上課程,意思就是直播上課。
因為是即時的線上課程,可以安排的互動元素就比非同步的線上課程要來的多樣。
這點其實比較難掌握。
訂定主題基本上可以兩個方向,一種是老少咸宜的主題,跟課程內容進度脫鉤,因此還沒完成進度的同學也可以一起來參與。
另外一種是根據課程內容主題設計的活動。這也是有趣的路線,同樣都是線上的素材,要很清楚明確知道哪些互動設計是一定要透過「即時活動」才能有效達成的,哪些其實可以就放在非同步的內容中。
舉例來說,以講師滔滔不絕講課為主的形式,就不見得非要透過即時活動,不然就跟傳統的課程互動一樣,老師一直講,但學生有沒有在聽不知道。
前面的即時社群互動可能比較好理解,因為線上課程學生的上課時間彈性且分散,很難能照到多數同學齊聚上線的時間,這時後要進行即時群聊也相對容易很多。
如果有看過任何有設計的直播大概很快可以發現,直播有趣的地方是直播主會透過和線上觀眾的互動來帶動氣氛並引導節目進行。例如,如何透過互動來引導至 Call to action (通常是按讚、分享、留言、強一點的就直接導購)。
線上工作坊同樣也需要這樣的引導和互動
提升學習效果,就有很多可以發揮學習體驗設計的空間,同樣也很考驗講師和主持人的臨場反應。
怎麼說呢?
以上這三種模式我經常會交互使用穿插在不同的課程中,狀況允許的話甚至會線上分組練習,同時兼顧社群互動與實際練習的目的。這三種練習方式也有不同需要注意的地方,篇幅緣故這邊就先不一一細講。
主題是課程比起老少咸宜的主題,又更能創造出一同努力學習的班級感。沒有實體見面,卻又有一起學習的感覺。快問快答或 live coding 卡關時,很可能會看到同學也一起卡關。又或是一起解出題目的成就感。這些都可以在短短的練習橋段中達成。
Let's code together!
蠻多大方向的設定以及細節的流程可以設計,每次的學習活動,都要思考明確目的和 call to action,以及內容究竟可以帶給學生什麼樣的體驗因而可以增強學習效果。避免為了辦活動而辦活動。
一些關於線上課程即時學習活動的想法和提醒,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