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第 12 屆 iThome 鐵人賽

DAY 27
0
DevOps

為自己學習成為 Scrum Master 的經驗分享系列 第 27

閱讀敏捷:修改軟體的藝術 : 建置易維護程式碼的 9 條最佳實踐

今天要講的書是由 David Scott Bernstein 編寫的《Beyond Legacy Code: Nice Practices to Extend the Life (and Value) of Your Software》,中文書名就如題所述,這本書一樣沒有繁中版本,所以我針對簡體書名做了點潤飾,換成了比較在地的用詞。

比起前面幾本書或體悟,多著重在整個流程或是團隊中。這本書更多的是以軟體開發為出發、更以開發者為出發,去探討在軟體工程與技術上,該怎麼去實踐敏捷。這是一個很好的拼圖片,而且是很重要的拼圖片。少了這塊拼圖片,我們就儘管前期能夠敏捷起來,但是難以長就,越到後期就會越來越笨重。就像是新陳代謝變慢、身體退化一樣,再也跑不太起來,就算我們在什麼是敏捷也一樣,陷入了力不重新的地步。而這本書提供的就是我們該如何在平時就鍛鍊我們身體,不讓他退化,你說,這是不是很重要?

九項實踐

這本書對於延續軟體生命和價值,提供了 9 種實踐方式。這些都有助於我們的軟體品質保持年輕,能夠隨著需求敏捷而動。

  1. 在問如何做之前先問要做什麼、為什麼要做、為誰而做
  2. 小批次建置
  3. 持續整合
  4. 協作
  5. 編寫整潔的程式碼
  6. 測試先行
  7. 用測試描述行為
  8. 最後實作設計
  9. 重構遺留的程式碼

遺留的程式碼

敏捷的意思,就代表著反應快。但是若是我們拖著一堆包袱,那再厲害的人,也難以敏捷起來。對於一個開發者來說,遺留的程式碼 (Legacy Code),就是像這樣的包袱。而遺留的程式碼是指舊的程式碼嗎?顯然不夠精準,舊的程式碼若是夠好維護,也不會成為包袱。那麼有什麼好的定義呢? Micheael Feathers 大致是這麼說的:

遺留的程式碼,就是任何一個沒有測試的程式碼。

因為沒有測試,我們難以確保修改後能夠保持一致的行為、提早發現錯誤。沒辦法透過測試去暸解當初這個程式碼預期怎樣的行為。沒有測試的程式碼通常也會成長為一個無法測試的程式碼,而無法測試的程式碼也通常會與良好程式碼品質追求的原則相悖。漸漸的、漸漸的,這些程式碼就會難以維護、要撼動的成本極高,就變成遺留的程式碼,成為敏捷團隊難以快速反應的包袱。

我所學習到的

軟體開發是一個社交活動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概念,有違社會對程式設計師的刻板印象:孤僻、不喜歡被打擾。但事實上軟體開發通常就是在處理複雜的問題,而複雜的問題難以只靠一個大腦解決,更多的是讓一群人透過溝通而去共創、去解決這個問題。

在軟體開發中,尤其是在敏捷開發中,我們重視「個人與互動」多於流程與工具。這樣的互動就代表著對話與交流,我想某種程度上也就是社交活動的意思。 XD

使用者故事無法取代需求文件。但它幫助產品複雜人和開發者展開對話,而這些對話取代了需求文件,使用者故事僅僅只是一個觸發的 Placeholder。

敏捷以使用者故事取代需求文件,我們建立使用者故事是為了引發對話,所以敏捷的真正目的是為了讓對話取代需求文件。
這部分與 User Story Mapping 提到的概念相應。但是這裡用 Placeholder 去譬喻我覺得非常貼切,讓我更能像夥伴們去解釋這個概念。

極限編程和 Scrum 都是和尼古丁貼片類似的東西。
迭代真正的目的是讓團隊消除以發布為單位的習慣。
一旦消除這個習慣,你就不再需要時間和子了。
這本書提到我們用迭代的方式進行,事實上季受用時間裡管理範疇,而追根究底,我們關注的是對範疇的管理。我認為這個概念是很有趣的,他重新讓我省思對時間盒的認知與本質,的確就像是敏捷的初衷,我們要小批次建置,而時間盒就讓我們對範疇限縮的標準。有點像是要搭飛機時,我們總會將行李箱放置在櫃檯旁的框框,去看看我們的大小是否超過一樣。

我從這本書其實不止學到這些。但今天的花的時間與字數也差不多了,我要對範疇作管理了,哈哈。有機會再透過更新去豐富本篇內容。


上一篇
閱讀敏捷:軟體開發本質論:追求簡約、體現價值、逐步構建
下一篇
閱讀敏捷:The Great ScrumMaster
系列文
為自己學習成為 Scrum Master 的經驗分享30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