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的公有雲服務可以使用了,並且也把目前上架的平台搬移到新租的虛擬主機服務上,同時在資料庫的部分也花了一些力氣設定,也因為這一年的開發成果,新的一年的計劃基本上都會搭配平台的開發需求。
前幾天文章提到同事的離職所以有人力的空缺,因此主管找我討論在開發的部分,目前需要哪一類的求職者來協助,並且也請我列出徵才的技術條件與工作的項目。因此先條列式目前開發上負責的內容,接著檢視每個項目目前開發上的優缺點分析,作為徵才時的優先考量目標。
上述為濃縮之後的三大分類,由於網站的部署以及Azure的相關服務個人比較熟悉,並且自己在經歷著這一段時間的開發後更喜歡聚焦在後端的開發,所以在徵才的條件最後就著重在前端。另外補充一下除了剛剛提到的考量以及個人開發的規劃之外,過去開發時常常會覺得雖然可以快速生畫面,但是要讓畫面漂亮或者是實現網頁的一些特效時,說實在是需要一個人去負責這件事情比較適合,畢竟不太可能花很多時間處理這個部分。
彙整完徵才的條件之後接著這個職缺就順利的發佈到104上,很快的信箱就馬上收到求職者的通知,並且開始一個一個ˊ篩選可以進一步面談的人選。在這個部分的選擇很簡單,首先就是看作品集的內容與技術提到的關鍵字,由於開的職缺名稱為前端工程師,所以在看作品的過程也有請UI設計的同事檢視作品的效果處理,以及切版後的畫面哪一個看起來的感覺比較好。(個人會著重看切版的HTML設計的方式,以及做效果切換時的程式碼)
另外補充一下在看了蠻多封履歷後,可以發覺大部分都是非本科系或者是剛從資策會相關課程結訓,但其實在作品集與內內容寫的都還不錯,也因此在面試的邀約有超過一半都是這樣背景的求職者。
接著進入面試的環節,在面試的流程為求職者自我介紹以及分享過去工作的經驗,再來就是介紹中心的單位以及該職缺的工作內容,最後則是詢問求職者是否有問題要詢問。在前面幾個面試者都是前述的方式進行,但後來發覺這樣的模式不太好,原因點就是蠻多的面試者都希望能夠在一個團隊分工開發,所以當跟面試者說完目前中心的現況後,可以感覺面試者想來的意願不大。
也因此察覺到這個情況後,在面試的開場就直接介紹公司的背景以及未來工作的模式,讓面試者先了解這份職缺的內容(面試多位之後漸漸可以掌握面試者聽完後的心理想法xD),很神奇的是透過這樣的模式面試下來,覺得不錯的人選通知之後幾乎都會來進行下一個測驗環節。
在最後的結果也很順利徵才到,而這位未來的同事也是跨領域去嘗試軟體開發的工作,作品集的切版能力以及自學的動力有從面試的過程中感受到,另外自己也還算新鮮人所以有這個機會幫單位徵才,算是一個很奇妙又難忘的回憶。
累爆
在幫忙徵才的這一段時間的心得就是很佩服人資,自己覺得一天面試兩個人就是極限了(因為其他時間還要專案開發),然後在過濾履歷的過程中,可以更加感受到在多個履歷下能夠吸引面試官的地方(因素很多因人而異),以及面試過程中求職者的緊張感有如自己也在面試的感覺。
雖然幫忙徵才這件事情跟我的職缺名稱毫無關係(也可以說公司人數沒有很多的情況下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但也因為這一次的機會可以讓我學習到站在面試官的角度,可能會留意哪些事情或者是求職者會給我印象深刻的點,對於未來如果要換工作投遞履歷或面試時,可以有更多的想法修改履歷的內容,以及面試的過程中我掌握那些要點,才能讓面試官在眾多的競爭者中對我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