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七點半的鬧鐘,大概是進入職場剛開始比較不習慣的事情(這應該是要報到的前端新鮮人的心情),今天的內容主要會分享前端新鮮人報到時,各方面的協助以及技術協作開發的點點滴滴。
備註 : 這篇提到的新同事代表的是前端新鮮人
如同過去自己第一天非常早到公司報到,這位新同事也是非常早到公司,接著就把過去新鮮人跑的行政流程和需要準備的一些文件說明了一下,讓新同事可以趕快處理完這些事情然後馬上看程式碼(誤)。
在過去報到的時候關於要使用哪些開發工具,或者是要學習什麼額外語言都是當下才知道,所以當他座位上電腦的前同事離開公司之後,就有先幫忙下載幾個重要的工具安裝檔(ex : Viusal Studio、Visual Studio Code、Postman、Git、Github desktop等等),能夠加快開發環境的安裝與建立。
接著則是程式碼的參考部分,有別於過去前同事用隨身碟傳給我,在這次是直接透過Git的方式把目前需要新同事負責的部分clone下來,好處就是可以直接開分支練習功能,並且也可以練習Git的一些常用的語法和功能。除此之外在討論開發的內容或者是其他的事情,延續先前帶研習生的模式使用Slack,開新的討論看版以及不同技術面的channel,後續新同事的回饋還不錯,可以避免下班之後Line跳出還要修改的訊息(誤)。
由於過往的專案大多都是參考網站框架提供的view tamplate,並不太會再引用三大前端框架開發,所以除了原先的專案開發之外,自己也額外花一點時間設計前後端完全分離的專案,讓新同事能夠除了協助現有專案外,更多的時間去精進前端框架(備註 : 前端框架為Vue)。
講到這裡補充一下蠻多前端新鮮人的共同疑惑,就是我到底要精進哪個框架對職場生涯有比較大的幫助,以我的看法可以從兩個面向來看,首先是學習的意願程度,如果是完全沒學程式要開始學前端框架的話,建議選一個學習曲線比較平緩的框架(ex : Vue)。
另外一個面向依照市場的趨勢來選擇例如耳熟能詳的React,當越多人使用的時候潛在的市場缺口就越大(前提是技術含量要夠),但回過頭來其實不管是哪個前端框架,基本上都是從Javascript或者是Typescript延伸出來的產物,所以把程式語言的基礎打好比起一直猶豫選哪個前端框架重要。
備註 : 程式語言基礎固然重要,但前端框架的概念也是需要時間學習
在前幾周都是給新同事自由發揮以及練習一些除錯的情境,然後在接近一個月的時候依照同事的設計稿進行正式的切版,並且搭配網站的公告訊息設計瀑布流的效果,經過幾周後初步完成的版本算是還蠻完整的,並且在版本控制的操作也有越來越熟練是個一個好的開始。
剛剛提到的工作項目是偏向html以及Javascript較好處理的部分,接著在函示庫的指派工作上,主要會依循過去協助開發的模擬平台,依照新的計畫有哪些客製化的需求做開發,由於這一個函示庫先前開發了各式各樣的功能,因此給新同事的工作就是嘗試自己去寫一個新的功能。
但在這個部分給了新同事很多的挫折,因為過往沒有去實作過引用函示庫開發的經驗,所以當卡很久的時候自己也會給一點提示,提供的建議是先從小地方做起,不要太急著要把全部都搞懂。不過就算真的就是做不出來,起碼還有過去我開發的專案可以參考,但這樣的情況當時還好沒有很常發生,在多次的嘗試下也逐漸看到新同事的成長。
總結在新同事的加入後,以開發的效率來說是有越來越好的趨勢,畫面的呈現比起自己先前寫的更加美觀,更重要的是個人可以很專心去開發後端的功能,包含前後端整個分離之後API的設計,以及提供給新同事串接API的制式文件(Apiary),並且進一步去維護虛擬主機的環境設定。
剛剛提到的API文件當時在找相關資源的時候,看到的資源很多都是會討論到是要前端還是後端負責,我個人的想法是團隊有溝通好哪一端負責,或者是其中一端在API的設計思維能夠兼容前後端的想法。我的情況則是想說已經開好API了,那就連帶處理API文件這一塊,完成後也可以跟新同事討論看哪裡的送出格式,或者是回傳的狀態顯示還需要再調整。
在這樣的開發模式下感覺也越來越有小組開發的感覺,另外剛好每一年單位有研發替代役的名額,因此主管找我討論這位研替如果加入我們團隊可以負責哪一塊的開發,那從第22天和第23天的文章有提到同事離職後,還有協助開發影像處理的這一個部分。
不過影像處理這塊完全不是我的專業,所以最後鎖定的研替背景是會做影像處理,或者對數據分析有興趣的同學,所以這個部分也有協助去面試研替(但面試的那天剛好新同事報告),所以沒有特別進一步詢問技術面的問題。但從申請的文件以及自我介紹展示作品的部分,帶給我的感覺就是有備而來,並且技術的基本功算還不錯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