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KPI 的層級中,提到在分成幾種 Level 之前,有列出三組最重要的 Search Console KPI:
這邊已經講了外部 KPI 與內部 KPI 了,剩下中間 KPI 了,但與其說是中間 KPI,還不如說是『流量領先指標』。
之前有提到,外部 KPI 的意思是使用者透過 Google 搜尋怎麼看我們的網站,而這個使用者當然是外部,而這個數字很容易受到『事件』與『景氣/大局』的影響,例如去年『小鬼驟逝』整個新聞網站大升,當二級警戒開始時,旅遊與美食網站大降,但食譜與串流網站大升,這些都很難捉摸。
真正能夠落實成『工單/Todo』的只有內部 KPI,就是努力增加網頁數與內部連結數,而外部連結數也可以靠行銷/企劃/公關來提升這個數字,是屬於實際可以自我要求的部份。
而中間的部份是 Google 與我們網站的關係,甚至可以解讀成 Google 被我們網站的『評價』而這個評價就是『檢索數』。
當一個網站做得越好,Google 的爬蟲就越常來爬,相反的就漸漸的不來爬了,這也是常說的 Crawl Budget,從這邊不只是可以得知 Google 對我們網站的評價,也是種反應網站的 Ranking Factor 好壞的指標,有時這個數字是因還是果,是很難說的,但肯定是有很強的正相關。
這個報表是在 2020/11/25 才終於從舊版 UI 改版整合到新版的 Search Console UI 中,在早期的 KPI 記錄時都要辛苦的切換到舊版工具才能看到,而現在已經可以直接在最新版的 Search Console 看到,但還是躲在很裏面。
這份檢索統計是放在『設定』的檢索統計報表,還要去開啟才能看到,但現在已經可以看到 90 天的統計資料,只是無法選擇週期是最大的弊病,因此有時無法跟報表整合一起看到特定區間的資料。
因此是同時記錄這個 90 天的總合,以及最後一筆最後一天的數字,因為 90 天的資料可以看到趨勢,但無法從這數字看到足以敏感表現目前狀況的數字,而最新一筆又是變化過高無法穩定的知道真正的現像,當然也有人真的 把這份資料匯出下來,計算最近七天的平均數字。
而這個數字是很容易受到伺服器的回應時間影響,像上圖就可以看到,當回應速度快時,爬蟲就會更常來爬,反之速度越慢時,就會更少來爬,若這個是搜尋流量的領先指標的話,當網站的伺服器速度過慢時會發生甚麼事應該不意外吧?
回應時間也是記錄兩筆,一個是這 90 天的平均回應時間,一個是最後一天的數字,為甚麼要記兩筆,跟檢索數一樣,代表也一樣可以自己統計。
當然檢索數是越大越好,網站之間很難比較,但有一個數字是可以表較的:
檢索數 / 涵蓋範圍的有效頁面數
這個數字代表的是 Google 一天會來爬整個網站的多少百分比,甚至有時會大於一的話,代表 Google 認為網站一直在變化,且很有價值,所以 Crawl Budget 會相當高,所以所有網頁一天爬個兩三次也不意外,這個數字可以這樣看 :
只是這個數字是以較大的網站來看,大部份要大於 1 是困難的,但小網站就較為容易。
當然大網站要超過 1 也不是不可能,除了持續增加內容可以讓檢索數增加,另一種可能性就是改版,當網站改版時爬蟲就發現為了要能夠保持最新資訊,就會更常來更新,當網站有變化時,Google 的 Crawl Budget 也會提高,只是隨著該爬的都爬到之後,這數字就會下降回正常,但通常會高一些。
這改版當然若是系統性、功能性的增加,甚至是網頁的增加是最明顯,雖然版面的改變也會有影響,但影響不大。
另一個該觀察的數字是『回應時間』這個數字倒是每一個網站都是一樣的觀點:
檢索統計報表還有很多資訊,當然大部份的資訊都是用來 Trouble Shooting 找錯誤結果與原因用,只是就不會放進 KPI 報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