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開發 https://wolkesau.medium.com/敏捷開發-1afc1cd6edf
文化沒這麼理所當然:一位新手產品經理促成IT文化形塑的心路歷程
因為搭上高速成長火箭而被迫成為幹部應用敏捷開發的心路歷程
我們與敏捷團隊的成長
自我覺察與敏捷開發的關連與關察後,成為 scrum master 的故事
初階主管求生指南
已站上一定高度的系列文,是我個人會想給的冠軍;不過以 IT 管理這個組別來出書的標準來看,可能是人月神話這樣子的專案控管的內容會比較適合,這個系列又站在經典的上一層了,換句話說,出書的話,市場又更小了,哈。
今年寫敏捷的怎麼那麼少,不過敏捷 Conference,一年比一年盛大,場次一年比一年多,還是說現在的主流是遲鈍開發,誰來告訴我呢。哈,開個玩笑。
話說敏捷開發的發展也一段歷史,筆者最早知道,約莫是十年前在寫APP時,就是不管什麼 APP 放上去,都會有人下載的年代。
在這樣的情況,以前(至少在那以前),學的開發流程跟本不管用,因為 APP 上線,才是跟市場學習的開始,當時既有的軟體工程管理,其實都是致敬建築工程管理而來,因為是蓋房子,所以有一個核心的精神,就是安全,在房子讓人住之前,必需確定房子建好之後不能有倒掉的風險,也就從前置作業開始,之後的施工等等,都在確保施工的品質不能有差錯。
但這個精神在軟體燒成光碟片實體販售之下還是合理,因為錯誤不能到燒成光碟片才發現,那上架售出還要回收的損失就難以估計,所以在軟體燒光碟的時代之前還可以,但一進入 APP 時代,就得換一套腦袋思考了。
因為 APP 也就軟體,隨時可以 update,就算已經在使用者的手機裡了。
所以先找到使用者也就是市場,才是最重要的,日後在依照市場的需求來調整 APP 就可以了,從那之後開始,所有的軟體開發思維,也全部改為這樣了。
因為這個流程,軟體上架的成本被大幅壓縮,但曝光成本大幅增加,所以好不容易 gain 到的流量,不能隨隨便便的讓它離開,因此取而代之的是快速的調整,也因為這個精神,敏捷開發就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