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2 iThome 鐵人賽

DAY 1
5

先講個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約半年前的大眾溫泉裡。

記得當時我和我爸在烏來近百坪但沒有其他人的男湯,我們在挑戰待在 40 多度的溫泉池裡。已經忘記當時在聊什麼事情,他突然沈思了一下,埋進水裡,又浮出來,露出了招牌的要問問題的表情,蹦出一句:

我問你,你念大學的目的是什麼?還是你想要在大學中得到什麼?

聽到問題的當下笑了一下腦袋浮現了「當然是要拓展朋友圈、獲取知識、增加實作經驗啊」等等,覺得這是個很好回答的問題,同時很疑惑為什麼他要這樣問。但想想又覺得這些回答也太表面且攏統了,又思考了好一陣子但不知道從哪以開始。即便我時常在思考自己的出路,也很幸運的在很早的時候就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但回神後才發現我一直完全沒有認真想過這個問題。當時的我吱吱嗚嗚的答不出來,只好把我從上大學到當時所做的事情、玩過的社團、修過的課全部回想過一遍,問自己為什麼我要做這些事情?為什麼要念大學?

我知道自己一直以來把自己的大學生活弄的那麼忙碌,一大原因就是希望自己身邊的環境變得更好。無論這裡環境的尺度是小至身邊的朋友、系上的同學,大至學習環境、平常的生活圈、甚至是整個國家、整個世界等等,只是因為自己的能力有限,只好從簡單的實作做起。而不只是我,身邊很多人也正是在為自己所希望的生活樣態努力著,但我似乎很少去關心他們實際上做了什麼事情。自從他問了這個問題之後,我才開始認真去觀察這些人實際上做了什麼事情、貢獻了什麼,我相信這些東西一定對自己未來想做的事情很有參考價值。

但即便過了半年,我仍然無法明確的回答這個問題,但我無意識中已經開始把原本的問題慢慢轉換成「我要如何讓身邊的環境變得更好」。即便已經和之前的問題相差不小,但或許等到能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就也能知道自己是為了什麼目的而念大學了。

(我最後問我爸答案是什麼,但他直接說我才鼻要說哼)


「讓身邊的環境變得更好」的方法有千百種,但這牽扯到太多領域,其中大部分我連碰都沒有碰過,要一一去摸索也需要花太大量的時間,也沒有這個必要。而為了找到答案,我決定先從我最有興趣的資料方面下手。但在自己開始做之前,我想要先知道有哪些資料是我可以碰到的,這些資料可以用來做什麼事情、是否可以拿來應用、有什麼資料只要讓更多人知道會更好?要用什麼方式呈現?諸如此類。我相信透過這三十天的摸索,或許能夠找到一些自己能夠下手的蛛絲馬跡,同時把這些或許大家可以看看的資料分享給大家,因此決定開始這個系列文。

本系列文以開放資料 (Open Data) 為主軸,首先會去認識並了解開放資料的定義,及增加閱讀這些開放資料的能力及基礎知識,同時盡可能的搜集已知開放資料。(若有希望我能夠分享的開放資料,歡迎寄信到我的信箱:me@skyhong.tw 或私訊我的 FB

接下來的連續 25 天,我會挑出並介紹比較重要,而且是一般的「台灣公民該知道」的開放資料。每一篇都會包含這個開放資料的起源、如何做出來的簡單回顧、給開放資料本身的建議、我們怎麼看待這些開放資料、如何透過這個開放資料作出簡單的應用等等。

希望當本系列文結束後,我會對於現今台灣社會現況有更深層的了解,或許也開始會有一些觀點。最後也希望到時的我就能夠知道,要如何讓身邊的環境變得更好,甚至能夠更清楚的了解自己在接下來的求學路途有哪些是可以努力的、要做什麼、甚至對自己大學的目的有答案。

祝我順利~


下一篇
台灣公民該知道的開放資料庫:何謂開放
系列文
細數台灣公民該知道的 25 個開放資料庫12
圖片
  直播研討會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1 則留言

0
skyhong2002
iT邦新手 3 級 ‧ 2022-09-17 00:39:21

若不方便私訊或寄信,可以直接把想法或連結放到 HackMD 共編上,大感謝><
https://hackmd.io/@skyhong2002/TaiwanCitizen_OpenData/edit

我要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