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這邊總算是把練習這個主題講完了,最後讓我們總結一下
練習成果 = 練習次數 x 目標精準度 x 回饋修正速度 x 適合的難易度
只要在這幾個環節都做對了,你就能有效地建立一個新技能所需的心智表徵,並且,一個好的心智表徵,還會幫助你建立更多其他相似的心智表徵,透過與已知的知識掛鉤可以大幅加速新知的建立,讓你越學越快。天賦的影響也沒有你想像中來的大,只要用正確的方式前進,隨著時間的累積,你將迎來巨大且豐碩的成果。
這也是為什麼軟體工程相關的各種線上課程這麼多了,但大部分人還是很難光透過聽課就學的很好,因為線上課程很少強調作業練習,不然開課老師大概應付不來超大量的作業批改與提問,但這樣也就少了反覆測試的重要環節,也沒辦法及時得到回饋。編排良好的課程固然有助於你的知識吸收,但少了大量練習,就無法建立真正有用的心智表徵,真正讓他成為你的東西。
感謝一路看到這邊的讀者,但,不知道大家此時的內心會不會出現一個聲音:
好啦,我是知道該怎麼做了,但聽起來好累喔,我沒什麼動力去做耶?有效練習聽起來既辛苦又疲累,還要長時間的持續不懈,一點也不有趣。想到這我就懶了,是不是我不夠積極,不適合做這行啊?
這是很好的問題,也曾困擾我許久。在這數年的職涯中,我曾經很有動力,也曾經毫無動力,也試過不同方法去刺激動力,有的有效,有的無效,直到反覆多次後,才終於在自身經驗與各種書籍中找到這個問題的一些答案。算是多少解答了為什麼有些人似乎有源源不絕的自發動力,越學越開心,有些人就永遠都提不起勁,一聽到學習就想睡。或者更直接的,我每次買一本書、報名一堂線上課程、或立了一個學習目標,最後時常都沒完成,原因是什麼?這樣還有救嗎?
沒關係,有解的!我們的練習篇在今天正式告一段落,從明天開始,即將進入動機篇!我會從淺到深,帶你走過幼兒的玩樂、到成人的學習成長、再到終極的人生使命,這些不同階段的動機分別來自何處,我們又該如何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