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點,先讓我們來聊聊壓力有什麼特性,還有他會如何影響你的工作表現。可能有人覺得這篇是要大聊如何減少或避開壓力來提高生產力,或許是,但事情沒這麼單純!
其實壓力有點被污名化了,好像只要有壓力就是不好的。但其實在遠古時期,這就是人們遇到強大獵食者時啟動的自保機制而已,當遇到危機時,你的身體會瞬間釋放皮質醇啟動壓力反應,讓我們提升身體跟心理強度,例如瞳孔放大、心跳加速、專注提高、肌肉緊縮、血液集中…等,最終這個機制運作良好的基因才得以延續下來,所以這其實是好事。
當然現在人不會有這種生命危險,但比較常見的例子諸如要對全公司演講、要跟跨級上司一起用餐、要 Deploy 一個會影響 80% 客戶 Hotfix Patch。這些時候你的身體反應,跟古人其實並無二致,所以也不需要太排斥這種感受,他就是你的身體想幫助你順利度過危機的正常反應,讓你短期表現提升,且危機過去就會恢復常態。
十幾年前 Kelly McGonigal 在 TED 上的知名演說如何讓壓力成為你的朋友也提到,只有當你相信壓力是有害的時候,它才會真正危害到你的健康,並告訴我們如何更正面的看待壓力帶給我們的好處。
完全不,微妙之處就在於,壓力其實有兩種,以上講的,並非壞事的僅限於急性壓力!愈平靜愈有生產力一書中告訴我們,另一種壓力 - 慢性壓力卻不是這麼回事,他是真正會對你產生長期危害。
怎樣叫慢性壓力呢?例如
這種類型的事情,乍看之下相比於上面提到的急性且巨大壓力,似乎不是很嚴重,也不至於造成什麼傷害。但很不幸的是,你的身體其實沒那麼容易依據壓力嚴重程度而做出”合理的應對”,他仍然會部分的啟動遭遇急性壓力的生理機制,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你的身體就這樣一直處於不正常的狀態度過了一整天,甚至是一整年的每一天,這累積下來的傷害力才是真正驚人。如果要對比古代的話,有點像是長途跋涉於險惡的雨林中,你的身體無時無刻都要處在緊繃的狀態,身旁有各種致命猛獸隨時環伺,人一定會知道不能長久待在這樣的環境下。但,現代人很可能一直都讓身體處於相同的反應狀態,經年累月都不自知!
而另外一本書巔峰心智中也提到,專注力的運作機制主要有兩大模式,分別叫做手電筒與探照燈
但最重要的是,他們無法共存!所以如果你有慢性焦慮來源,他其實就是一直在觸發你的探照燈模式,那你就不可能以手電筒模式專心在眼前想推進的事物上,如果你仍然要強迫自己專心,在兩種模式不斷強硬的切換轉跳下,結果就會是很快速的心神耗竭,如果這樣的狀態持續太久,最終就是陷入過勞。即使你覺得你的工時還算正常,但過勞並不一定跟工時相關,而是跟你心智資源耗竭的程度關聯更大。
所以怎麼辦呢?書中提出兩大關鍵法則:
生產力時間的意思就是,決定一個時段(對一般工作者來說,通常就是上班時段,或再加上規劃好的進修時段),讓自己習慣只在這個時間內全神貫注,而一但過了,就讓自己全然地抽離,允許自己可以自由自在的休閒、耍廢、做任何你想做的事,不要去管生產力的事情。如果你不幸處在高工時環境下也一樣,即便你處於 996 工時,也要堅持 9 點後完全放下,星期日完全放下,這需要練習,但請先知道不放下的結果只會更糟糕。
很多人在疫情期間由於在家工作,把工作與生活的界線打亂,導致越來越分不出來上下班時間,壓力就這樣不斷累積,直到爆炸。自由工作者也往往容易陷入這個情境,這些人的首要之務就是劃分清楚自己的生產力時間與自由時間。這樣你的大腦才能有完整的釋放壓力的機會。
PS: 自由時間該怎麼利用也有更多眉角,後面幾天我會繼續聊。
而另一個減少慢性壓力的方向,就是先好好盤點讓你有慢性壓力的事務,並且盡可能清除。作者建議每個人都花點時間,細數一整天的慢性壓力可能來源,以我自己為例,我會寫出:
PS: 最後兩點打星號比較特殊,感覺好像算不上什麼壓力,幾天後我會特別解釋
這裡面,除了社交午餐是我刻意放進去的,我知道會有壓力,但他對我的職場長期成長有幫助,其他都屬於應該盡可能排除,或最少讓他的影響降到最低。
讓我分享幾個自己剛進 Google 工作時學到,並一直運用到現在的工作管理方式
主要來自 Jenny Wood 的職場小技巧週報,推薦有興趣的人也可以訂閱
透過熟練這樣的運作模式,讓我每一個小時刻都有很明確的目標,大幅延長了能保持專注(上面說的手電筒模式)的時間長度,也就大幅提升了生產力與生活品質。當然,有時候還是會因為事情噴發速度太快而被打亂,這時就要對自己的狀態有意識,覺得過累的時候要警覺並讓自己休息。
總之,若想要獲得個人最大的生產力,首要之務就是清楚的切分工作與非工作時間,並盡可能排除所有工作中的慢性壓力。抓到緊繃與放鬆的節奏,而不是時刻想緊逼自己的最高生產力,才能帶給你真正的最佳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