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六年參加鐵人賽,除了第二年(2019)的賽事獲得認可外,其他幾年寫出來的都只是些勉強在 30 天中湊出來粗糙之作。儘管如此,我仍然持續的去挑戰寫文章,截至去年賽事結束,我已經寫出了八篇系列文。那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沒有得到肯定(無論是官方得獎,或是自已的滿意度),卻仍然願意去努力創作呢?
我想是來自於每次賽事後,我發現我對我編寫的主題的掌握度又更高的回饋感吧!就像是玩 RPG 打怪升級一樣,發現自己的能力在這一波努力後得到了提升。這是一種難以忘懷的正向感受,有點像是成就感、有 點像是重訓後長出肌肉的驚喜感。我透過 《Git 其然,Git 其所以然》 更掌握 Git 的知識與能力,讓我之後同事有 Git 困難時,我都能從容協助;我透過《Blog 掛掉時在做什麼?有沒有空?可以來重建嗎?》摸索出我要的數位花園長什麼樣子,儘管當時並沒有成功建起來,這之後的一年我不斷使用這 30 天底蘊,終於夠將出我要的花園。這些都是讓我更堅信這 30 天的努力是會在未來的某天回饋給自己的。
日前在閱讀樺澤紫苑的《最高學以致用法:讓學習發揮最大成果的輸出大全》(THE POWER OF OUTPUT: How to Change Learning to Outcome)一書,也對其內容感同身受。他提到好的學習模式中,輸入與輸出的比例應該佔 3:7,輸入就是吸收知識,輸出就是利用知識。透過不斷的輸出,能夠從中取得反饋,就能更了解自己不知道的地方(與費曼學習法很相像),與更能培養類似運動性記憶,讓自己使用這類知識時更加熟稔。這都是透過參加鐵人賽寫作的過程中所獲得的。
根據自己的這些經驗,我滿鼓勵任何人、尤其是工程師去寫作。平時太習慣資訊的容易取得的特性,我們越來越沒有好好將知識消化,而只是單純本能性地去使用。透過寫技術文章,就更能了解自己有什麼不足,也能訓練自己平時較難鍛鍊到的語言、文字的能力,讓自己在團隊合作上更能有好的溝通能力,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