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到這個詞應該是在《第五項修練》一書,在其中文版的第 11 章〈團隊學習〉中講到深度匯談(Diaglue)時提及。但當時還不太懂,是後來參與了 ICA(文化事業協會)的深度匯談課程時,才開始比較有體悟。
在書中提及:
包姆認為,深度匯談有三項必要的基本條件:
一、所有參與者必須將他們的假設「懸掛」在面前。
二、所有參與者必須視彼此為工作夥伴。
三、必須有一位「輔導者」來掌握深度匯談的精義與架構。
而在 ICA 的課程亦提及懸掛是沒有抗拒的傾聽。
這些念頭與昨天所說說的俯瞰有點類似,但更是在心中去俯瞰自己。我在看待一件事,總會有些假設讓我有先入為主的情況,進而去慣性反應直接回應,可能會打斷他人說話、或是還沒仔細理解就定論、也有可能是失去好奇心。
而懸掛就是把這些假設都掛在面前,讓自己意識到自己是有這些假設的。然後嘗試不套用這些假設的去聽夥伴的言語,好好的傾聽,去理解、有感而發,進而展開深度匯談。
另一個概念是,亦把自身所說的話懸掛起來,他人因為我說的話的任何回應,都不是針對我個人,而是這些言語經過他的意識,引起了他的聯想而講出來的。我們就這樣一直把這些聯想掛在彼此的中間,共創了一場從自身出發、不斷分享的對話。
若能時時懸掛,便能夠更開放性的傾聽他人,甚至自身的聲音。然後再以不批判性、帶著善意的分享,疊加這些想法。那在團隊的討論中,無論是議事,都會構成「你說的話讓我想起....」、「你的提案讓我也有個想法」、「我想分享....」這些正向語言交織的氛圍,迸發出更多創意或是沒聽過的聲音。
p.s. 無論是《第五項修練》一書或是 ICA 的深度匯談課程我都是發自內心的推薦,他們都讓我的思維更加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