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first answer therefore to the question "What is History?" is that it is a continuous proces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historian and his facts, an unending dialogue between the present and the past..
-- Edward Hallett Carr
在闡述一件事情時,我們往往會追求客觀性,不帶偏見的把事情闡述完,讓大家能夠不被述說者的影響下去理解與判斷。
但是絕對客觀並不存在於言語中,就算是任誰去闡述一件事實、一段脈絡,他所闡述的都是「他看到的事實」,不是絕對客觀的事實,只是絕對客觀事實的一部分。
在表達部分事實的經典示意圖,圖源自網路,原始出處待查
不同的視角更同一件事情,可能就會有不同的闡述。所以若只聽信一人的闡述當作全部事實的話,就可能只看到片面,從那人「他所觀察到的事實」去看事情。這樣的視角不同、只從某一人的角度看事情,其實就是一種濾鏡。
更遑論每個人的成長背景、價值觀、文化、過去經驗、個人喜好都有所不同,自闡述時都有可能不自覺地受到這些影響,在這些「部分事實」中,在參雜著自己的主觀,這些元素也是每人身上就像是個內建濾鏡,無法像單眼相機一樣,輕鬆拆除與置換。
圖源:George Chan - 推論階梯(Ladder Of Inference):跳脫結論綁架,給彼此個台階下(二)階梯比較
就像是推論階梯所表達的,每個人在可取得的資料中,觀察時可能就已經過濾掉許多資訊,透過觀察再選擇資料進入自己意識中時,又濾掉了一部分的資料,接著再經過每個人內建的濾鏡做出的詮釋與結論後,想當然已經變成「那人自己的事實與詮釋」了。
意識到這件事之後,或許對於取得客觀事實或全然事實這件事感到絕望。但這其實是好的開始,意識到自身與他人都帶有濾鏡,看到的都只是事情的一部分,是一種虛心、一種謙遜。
瞎子摸象,圖源自網路,原始出處待查
這種承認自己看到的只是一部分這樣的不足之處,就會意識光靠自己是難以看到全貌,為了看到全貌,就會需要和其他不同的人交流、對話,最後拼湊出接近全貌的理解與詮釋。
當你發現有人說出了一件事,違背你的認知,或是讓你覺得不可思議時,別急著否定,或許這就是他的濾鏡所看到的事實,無論其好壞與偏離程度,「他的事實」也是你所看不到的全貌的一部分。可以透過進一步的探詢、交流,讓雙方協助彼此看到更多,建立共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