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這種感覺?
剛打開電腦,Slack 彈通知、Gmail 收到新郵件、LINE 客戶傳來訊息、Google Sheets 數據還停在昨天……
你試著當個「效率大師」,同時打開 ChatGPT 和 Gemini 想說讓 AI 幫點忙,結果還是得自己手動搬資料、填欄位、貼說明,然後…一天又過去了。
這就是我選擇「Make × AI × Odoo」當作鐵人賽主題的原因。
我受夠了每天把時間浪費在那些「不該浪費」的事情上。
以前的我:每天貼資料、搬資料、比對資料、貼回報表,彷彿是公司裡的 Copy + Paste 機器人。
我曾經也像很多人一樣,把大量時間花在:
直到我發現自己不知不覺中,每週都有一半時間都在做這些「不該由人力處理」的事情。
然後我遇到了三個改變工作方式的工具:
我開始思考:
如果把這三者結合起來,是不是就能把腦力和時間,留給那些真正需要創造力、也更有價值的事情?
舉例來說:思考午餐要吃什麼?
很多人以為打開 ChatGPT,工作就自動完成,但真相是:
這時候就需要 Make 登場。
Make 就像是個乖寶寶班長,懂得如何帶領同學,但始終乖乖照規則行動。
而這三者串起來後,我做到的事:
AI 就像一個智慧外掛,它不是萬能魔法師,但它可以幫你少掉 80% 的複製貼上。
正如牛頓說的:
「如果我能看得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有這三個好夥伴,我不再只是任務的執行者,而是:
流程的設計師、任務的指揮官 、午餐決策的速度之神
這次鐵人賽,我將用 30 天的時間,帶你一起探索:
如果你也在思考:要怎麼更聰明地工作,不再陷入重複地獄,那這個系列就是你的求生手冊。
自動化不是高科技,是懶人的福音。
這個系列會從三個角度來介紹:
每天一篇,會從工具認識、簡單應用,到進階流程,一步步帶你實作。
明天我們就從第一個案例開始分享,敬請期待!
明天見 👋
很棒的系列開場!Make × AI × Odoo 的整合思路非常實用,特別認同「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理念。從自動化到智慧化的過程,正是現代工作者需要學習的技能。期待後續的實作教學,相信一定能幫助許多還在手動複製貼上的朋友解脫!加油!
也誠摯懇請大家訂閱 南桃AI重生記:https://ithelp.ithome.com.tw/users/20046160/ironman/8311
版主您好!讀完您的文章,我完全能理解那種被重複性工作淹沒、彷彿公司「Copy + Paste 機器人」的感覺,這真的是許多工作者的心聲!
您將 Make、AI 和 Odoo 三者結合的思維非常精闢,尤其精準點出 AI 的強大卻非萬能,以及 Make 如何扮演「乖寶寶班長」來彌補 AI 無法理解情境規則的空白,這段說明深得我心。能將腦力和時間留給更有價值的事,甚至是「思考午餐要吃什麼」,這比喻生動又貼切!
非常期待您接下來 30 天的鐵人賽系列,特別是對「不必動手」的流程設計與實際案例分享充滿好奇。感謝您的慷慨分享,這系列無疑是「擺脫重複地獄」的求生手冊!
也歡迎版主有空參考我的系列文「南桃AI重生記」:
https://ithelp.ithome.com.tw/users/20046160/ironman/8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