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 Day26,我們談到為什麼選擇 Make an API Call,而不是直接用現成的 Odoo 模組。
因為這樣的做法,讓我們可以真正做到 「無限制」地操作 Odoo —— 不管是內建模型還是自訂模型,都能自由發揮。
到昨天為止,我們已經在 LINE 的場景裡做到讓 AI 幫我們把客戶需求整理成結構化資訊,並直接丟進 Odoo CRM。
但如果你還記得昨天最後的伏筆,我拋出了一個新的問題:
👉 「當客戶透過 Gmail 發來詢價信,我們能不能一樣讓 AI 幫我們判斷內容?還能根據 Odoo 的標籤(tag),自動分類與初步分析?」
不過,Gmail 的情境和 LINE 又有一點不同。
當客戶寄來一封詢價信時,我們不能只是單純「存起來」,而是要對照 Odoo 既有的標籤 (Tag),確認它屬於哪個分類,再輸出唯一、精確的產品標籤。
所以今天,我們就要正式踏入這個情境。
公司今天收到一封 Gmail 是客戶詢價:
找一支用來切削陶瓷的牙技用刀具,刀尖直徑0.5mm,長度約38mm,推薦一下適合的型號。
在傳統流程中,業務必須:
1️⃣ 打開信件
2️⃣ 判斷客戶需求 → 產品材質?用途?尺寸?
3️⃣ 再人工到 Odoo 根據判斷的 Tag 選擇產品
4️⃣ 將產品與 Tag 資料建立商機
這個過程,純人工處理,不但慢,而且很容易出錯
所以問題來了:
👉 我能不能讓 AI 先幫我「對照 Odoo 的標籤」,然後根據tag查找對應的產品?
所以我希望:
那我今天就先說明如何讓 AI 可以比對 TAG,並回傳唯一且準確的 TAG
你可能會想說,為什麼要先整理 Google Sheets?
原始的 Google Sheets 只有兩個欄位,然後這樣的 tag 數量有 208 種:
ID | 商品/產品TAG |
---|---|
1336 | 基本類別 - 商品 |
1337 | 料源 - 請購 |
1354 | 刀型 - TMB |
1339 | 拋光 - 未拋光 |
1340 | 形式 - 筒夾 |
1341 | 刀型 - TC |
1342 | D - D4 |
這樣直接丟給 AI,不只資料量龐大,而且結構太混雜,AI 很難判斷,結果往往就是 garbage in, garbage out。
但其實 TAG 也是有分類的,舉例來說刀型可能有 TMB 和 TC,那我們就分類一下,讓 AI 可以更容易判斷。
所以我先請 AI 幫我把它們分門別類:
ID | 商品/產品TAG | 分類 | 分類說明(中文) |
---|---|---|---|
1351 | 材質 - 鎢鋼 | 材質 | 刀具主要材質 |
1397 | 刀型 - AEL | 刀型 | 刀型分類 |
1481 | 用途 - 陶瓷 | 用途 | 適用材料/用途 |
1485 | 形式 - 牙技 | 形式 | 產品外型 |
1478 | D - D0.5 | D | 刀尖切削部分直徑 |
1455 | L - 38.1L | L | 整體總長 |
👉 到這裡,我就擁有了一份「標籤辭典」,所以當 Gmail 收到訊息時,AI 就能依據這份字典來分類。
既然我們現在有了標籤辭典,那我們就可以將客戶的詢價訊息,根據 Tag 進行判斷、分類。
但在判斷之前,我們要先將存放在 Google Sheets 中的 tag 分類取出。
新增一個 Google Sheets 的 Make an API Call。
這裡的操作方式,就像 Day24 的步驟1,我們一樣要先把 tag 資料抓出來。
接著就是重頭戲:
當 Gmail 收到客戶的詢價信,我會把「郵件內容」丟給 AI,並同時提供一份 Google Sheets 的分類 Tag 資料,請它幫我比對。
這裡的重點是:
AI 不是隨便判斷,而是必須嚴格依照既有的 Tag 資料進行分類。
我設計的 Prompt 規則如下:
1️⃣ 每個分類欄位僅出現一次
2️⃣ 若同一分類有多個符合值,用「、」分隔
3️⃣ 如果完全找不到符合的分類,就回傳「無分類」
4️⃣ 只能依指定格式輸出,不要額外回覆或說明
所以新增一個 Gemini,然後設定 Prompt。
📌 Prompt 範例
請根據下列郵件內容,並依據「分類tag」的資料,自動整理出唯一且精確的產品規格分類。每一分類欄位僅出現一次,若同一分類有多個對應值,請用「、」分隔。
如未找到任何合適的tag分類,請只回傳「無分類」。
請直接依下列格式產生結果,不需任何說明與回覆。
分類tag:{{9.body}}
格式範例:
刀徑:D - D2、D - D4、D - D6
刃數:刃數 - 1T
塗層:塗層 - 白
用途:用途 - 鋁銅用
判斷範例:
輸入:你好
輸出:無分類
郵件內容:{{10.text}}
到這邊,基本就完成了如何讓 AI 可以比對 TAG,並回傳唯一且準確的 TAG
所以接下來我們實際跑看看流程吧!
實際跑流程後,結果如下:
1️⃣ Gmail 收到信件 → 把內容丟給 AI 判斷為購買
2️⃣ Google Sheets 取出資料
3️⃣ AI 對照 Google Sheets 的標籤 → 輸出 Tag 分類
今天我們完成了:
✅ 用 AI 整理 Odoo Tag,建立產品規格字典
✅ 收到 Gmail 後,AI 對照字典自動分類
✅ 產生唯一、精確的規格輸出
這代表什麼?
👉 從「讀信 → 判斷 → 建商機」的人工流程,瞬間變成全自動
。
不過,聰明的你可能會問:
「那如果 Odoo 的 Tag 有更新了,難道我要手動再去改 Google Sheets 嗎?」
別擔心,這就是我們明天要解鎖的新任務。
📌 Day28 我會帶你把 Google Sheets 的更新也寫進流程,做到自動同步,不需要人工再去維護。
我們明天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