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3
0
佛心分享-讓我升級的那些書

那些打通了產品職涯任督二脈的書系列 第 13

ChatGPT 代理的初步印象:成功、不穩定、緩慢-Day13

  • 分享至 

  • xImage
  •  

文章重點整理

1. 任務流程總結

  • 用「真人日常場景」測試ChatGPT Agent:搜尋餐廳、進入網站、確認人數、預約、填個資(需人協助)、送出、確認。
  • 故意用「弱提示」進行互動,模擬真實用戶行為。

2. 智能互動優缺點

  • ChatGPT沒主動追問細節(預算、菜系、交通等),直接進任務流程,缺少關鍵資訊。
  • 搜尋時查閱多達96個來源,並用截圖記錄,提升用戶信任。
  • 餐廳推介列表只含地點、營業時間、氛圍,缺少菜單與價位資訊。
  • 網頁互動遇到彈窗、滾動失靈等障礙但可解決。
  • 漏洞:花11分鐘完成預約,人類僅需2分鐘,且過久差點錯過時段。
  • 處理表單與選單流程會出錯,會修正錯誤,也能標註過敏資訊。
  • 填個人資料需人類介入(human-in-the-loop),決策關鍵點需人批准保障安全,但降低效率。

3. 成果與警示

  • 預約成功,但過程緩慢且易出錯,複雜場景更脆弱。
  • Agent依賴初始提示,未主動蒐集所有重要資訊,易漏需求。
  • 需主動性、彈性、可靠性提升,才能應對多變現實情境。

4. 結論

  • Agent模式是重大里程碑,但尚需速度、主動性、長期可靠性等改進。
  • AI成為人類「同伴」的新時代啟幕,人機協同設計、決策門檻仍是核心挑戰。

心得分析

UX 角度

  • 努力降低溝通成本:AI應主動追問細節,減少用戶門檻。
  • 信任建立:截圖、環節記錄有助於透明度,但資訊組織要貼近決策需求(如菜單與價格)。
  • 人機協同流程:關鍵步驟、敏感資訊保留人類決策控制。
  • 速度與回饋:效率須大幅提升,否則影響體驗。
  • 多元網頁兼容性:AI需能應對不規則設計,避免流程卡住。

PM 角度

  • 以真實用戶行為為本,設計主動、彈性互動,主動發掘需求。
  • 全自動化需設計合理「決策閘」與安全機制,敏感流程留人類介入。
  • 持續驗證可靠性、快速修正瓶頸。
  • 教育用戶AI參與邊界,提升透明度與信任。
  • 跨場景適應,產品應涵蓋主流與特殊場景,增強通用性。

綜合心得

ChatGPT Agent讓AI更貼近「用戶夥伴」定位,但在主動性、速度、可靠性、協同設計上仍需精進。設計需以真實用戶行為為中心,流程彈性、透明、安全且高效;持續迭代才是普及關鍵。



上一篇
蘋果即將可能帶來重大 UI 重新設計的背景-Day12
下一篇
在使用者研究中,不要停留在“是”或“否”-Day14
系列文
那些打通了產品職涯任督二脈的書30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