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3
0
生成式 AI

南桃AI重生記系列 第 3

01-02:用戶體驗的魔法轉換

  • 分享至 

  • xImage
  •  

故事-01-02:阿美的網路覺醒與UX文案設計實戰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04/20046160cLlPVvsEXd.jpg

我是彭美伶

我,彭美伶,大家都叫我阿美。

28歲,人生無大志,雖叫阿美卻無啥姿色,最近的一次戀愛經驗是幼稚園時。

目前在露藝紗咖啡工作,是葉公旺的外孫,葉小潔的表妹。

三天前,我無意中拍了一張咖啡店的照片發到IG上,結果...

意外的爆紅

「表姐!大財!你們快看我的IG!」

我拿著手機衝進咖啡店,心跳快得要爆炸,手都在微微發抖。

那張隨手拍的照片:露藝紗的早晨,陽光斜射,霈姊在擦咖啡機。我只是覺得那個瞬間很美,想著反正也沒人會看,就加了個「#南桃日常」發了。

結果現在:2,847個讚,156則留言,89次分享!

天啊,這是真的嗎?我一直在重新整理畫面,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什麼時候發的?」表姐問。

「昨天晚上隨手拍的...」我聲音有點顫抖,「想說反正也沒人看,就隨便發了。」

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拍的照片會有人喜歡。畢竟我連自拍都不太會,每次照鏡子都覺得自己長得很普通。但這次...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喜歡?

大財推了推眼鏡,用他那副分析師的口吻說:「看起來你無意中抓住了現代人的痛點。」

網友的反應

我的手指在螢幕上滑動,一則一則地看著那些留言,每一個都讓我的心臟跳得更快:

「好有感覺的小店!在哪裡?」
「這種歲月靜好的感覺太棒了!」
「想去朝聖+1」
「老闆娘氣質好好!」
「終於找到遠離都市喧囂的地方了!」

霈姊看到後也很驚訝,瞪大了眼睛:「這真的是我的店嗎?看起來好美!」

「達令,你很有天分耶!」她拍拍我的肩膀,「我從來沒想過我的店可以這麼有魅力。」

我感覺臉頰發燙,一定紅得像番茄一樣:「我也不知道...我只是覺得那個瞬間很美,想要記錄下來而已。」

內心深處有個聲音在說:原來我也能做到一些特別的事情嗎?

大財若有所思地說:「關鍵是你拍到了這裡的『靈魂』,不只是咖啡店,而是一種生活態度。」

我還是不太懂他的意思,但心裡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就像第一次有人告訴我,我其實並不是那麼平凡。

意外的發現:我的文字天賦

這時候,表姐突然有個想法:「阿美,你既然這麼會拍照,要不要試試看寫文案?」

「文案?」我疑惑地看著她。

「對啊!你看,你的照片為什麼會這麼受歡迎?除了畫面美,還有你寫的那句『#南桃日常』,感覺就很有溫度。」

我想了想,確實當時發文時我還寫了一段話:「忙碌的一天開始了,但看到霈姊認真工作的樣子,突然覺得生活其實很美好。南桃的早晨,總是這樣溫暖人心。」

大財推了推眼鏡:「阿美,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同樣一家咖啡店,別人拍可能就很普通,但你拍出來就特別有感覺?」

我搖搖頭,真的不知道。

「我們來問問AI吧!」大財興奮地打開筆電,「讓AI幫我們分析一下你的寫作風格。」

向AI學習:分析我的寫作風格

大財在Gemini上輸入了我的IG文案:

請分析以下IG文案的特色和吸引力:

文案:「忙碌的一天開始了,但看到霈姊認真工作的樣子,突然覺得生活其實很美好。南桃的早晨,總是這樣溫暖人心。」

標籤:#南桃日常

請分析:
1. 這段文案的寫作特色
2. 為什麼會引起共鳴
3. 使用了哪些有效的文案技巧

AI很快給出了分析:

文案特色分析:

  1. 真實情感表達:「突然覺得」展現了真實的情感轉折
  2. 生活化語言:用日常對話的語調,親切自然
  3. 情境描述:「忙碌的一天開始」讓讀者有畫面感
  4. 情感昇華:從平凡的工作場景看出生活的美好
  5. 地方認同:「南桃的早晨」建立了地方情感連結

「哇!」我看著分析結果,「原來我寫的文案有這麼多技巧嗎?但我都是憑感覺寫的...」

「這就是你的天賦!」表姐說,「我們來讓AI教你更多技巧。」

AI教我的第一課:把複雜的政策變成人話

「我們來讓AI教你UX文案設計!」大財說著,開始在筆電上輸入:

我有一份政策說明需要改寫為更親民的表達方式:

原文:「建立青年創業育成中心,提供創業諮詢、技能培訓、資金媒合等一站式服務,預計每年協助50名青年創業,創造200個就業機會。」

目標讀者:南桃鎮的年輕人和他們的家長
要求:
1. 使用日常生活用語,避免官方術語
2. 加入具體的生活場景和例子
3. 突出對個人和家庭的實際好處
4. 建立情感連結

請提供改寫建議和解釋為什麼這樣改寫。

AI的回應讓我眼睛一亮:

改寫建議:
「想要回家鄉創業,但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嗎?我們要在南桃設立『青年夢想起飛站』!

在這裡,會有經驗豐富的前輩教你怎麼寫企劃書、怎麼貸款、怎麼行銷。就像有個超級厲害的大哥大姐罩著你一樣!

我們的目標是每年幫助50個年輕人實現創業夢想,讓200個家庭有穩定收入。想像一下,原本在外地打拼的孩子,現在可以在家鄉開咖啡店、做網拍、賣農產品...爸媽再也不用擔心見不到孩子了!」

改寫技巧解釋:

  1. 問題導入:「想要...但不知道...」引起讀者共鳴
  2. 名稱重新包裝:「育成中心」→「夢想起飛站」更有希望感
  3. 生活化比喻:「大哥大姐罩著你」比「專業輔導」更親切
  4. 具體場景描述:「開咖啡店、做網拍」比「創業機會」更有畫面
  5. 情感觸發:「爸媽不用擔心見不到孩子」觸動家庭情感

看完AI的解釋,我驚嘆地說:「哇!原來文案有這麼多學問!」

我試著照著AI教的方法,自己練習了一下:「就是要用讀者聽得懂的話,說他們關心的事情對吧?」

「沒錯!」表姐拍手說,「你學得真快!」

AI教我的第二課:了解不同的使用者

我越來越有興趣了:「AI還能教我什麼?」

大財繼續輸入:

請教我如何為不同的目標群體設計文案。

政策內容:「推動數位學習環境建置,提升偏鄉教育資源,縮減城鄉數位落差。」

請分別為以下群體改寫:
1. 年輕父母(25-35歲)
2. 退休長輩(55-70歲)
3. 國中小老師

請解釋每個版本的設計思路和技巧。

AI給出了詳細的回應:

年輕父母版本:
「想讓孩子贏在起跑點嗎?我們要讓南桃的孩子享有和台北一樣的教育資源!每間教室都有高速網路和平板電腦,孩子可以線上和外籍老師練英文、和台北的同學一起上科學課。不用花大錢讓孩子去補習班,在學校就能學到最棒的課程!」

退休長輩版本:
「現在的孩子需要學會用電腦,才不會輸在起跑點。我們要讓南桃的學校設備和城市一樣好,這樣孫子就不用離開家鄉,也能學到好本事。電腦課程還會教孩子怎麼幫阿公阿嬤用手機,真是一舉兩得!」

國中小老師版本:
「提供最新的教學設備和數位教材,讓您的教學更有效率。我們也會安排定期的數位教學培訓,並與城市學校建立交流合作,讓您在偏鄉也能享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專業成長機會。」

AI的設計思路解釋:

  1. 年輕父母版本重點:

    • 關鍵詞:「贏在起跑點」、「不用花大錢」
    • 痛點:教育資源不足、補習費用負擔
    • 情感觸發:孩子的競爭力和未來
  2. 退休長輩版本重點:

    • 關鍵詞:「不會輸在起跑點」、「不用離開家鄉」
    • 痛點:孫子的未來、家庭分離
    • 情感觸發:家庭團聚、傳統價值
  3. 老師版本重點:

    • 關鍵詞:「教學效率」、「專業成長」
    • 痛點:教學資源不足、專業發展受限
    • 情感觸發:專業成就感、工作價值

「太神奇了!」我驚嘆道,「同一個政策,但是對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式說明!」

我開始明白AI教我的核心概念:先了解你的讀者是誰,再決定怎麼說話。

AI教我的第三課:實戰練習

「我想自己試試看!」我主動要求,「可以讓我跟AI對話嗎?」

大財把筆電推到我面前:「當然可以!你想問什麼?」

我開始輸入我的問題:

我想為南桃的小吃攤老闆寫一個關於「行動支付推廣」的說明,要讓他們覺得學會用手機收錢是很簡單又很有用的事情。

目標讀者:50-65歲的小吃攤老闆
他們可能的擔心:
- 不會用手機
- 怕被騙
- 覺得太複雜

請給我寫作建議。

AI的回應讓我很驚喜:

寫作策略建議:

  1. 建立信任感

    • 用政府背書消除疑慮
    • 強調安全保障
    • 提供實際的成功案例
  2. 降低學習門檻

    • 強調「只要會接電話就會用」
    • 承諾提供一對一教學
    • 用熟悉的類比說明
  3. 突出實際好處

    • 不用找零錢的便利
    • 避免假鈔問題
    • 錢直接進帳戶的安全感

文案範例:
「阿姨阿伯,您還在為找零錢而煩惱嗎?客人買個30元的小吃,給您100元,但您剛好沒有零錢?

現在有個超簡單的方法!客人只要用手機『嗶』一下,錢就直接進到您的帳戶,完全不用找零錢!

就像以前從算盤改用計算機一樣,一開始可能覺得複雜,但學會了就超方便!我們會派專人到您的攤位,手把手教您設定,保證三分鐘就學會!」

看完AI的建議,我按照這些原則寫了我的版本:

「各位老闆,您是不是常常遇到這種情況:客人買一碗30元的麵,拿100元給您,但您剛好沒零錢?或者擔心收到假鈔?

現在政府推出了一個超棒的服務!客人用手機一掃,錢就直接到您的戶頭,安全又方便!

不用擔心學不會,就像當年您教孩子騎腳踏車一樣,我們會耐心教到您會為止。而且用手機收錢比用現金還安全,政府還有補助喔!

想想看,不用準備零錢、不用怕假鈔、客人付錢更快,生意是不是會更好做?」

「阿美,你寫得太好了!」霈姊讚嘆道,「這樣寫,我媽媽肯定馬上就想學!」

真實測試:讓使用者來評判

為了驗證我跟AI學到的技巧,我們決定找幾個咖啡店的客人來測試。

第一位是常來的張婆婆。我拿著兩個版本給她看:原始的專業版本和AI教我改寫的版本。

「張婆婆,您看看這兩份,哪一份比較好懂?」

張婆婆戴上老花眼鏡,仔細看了看:「這一份我完全看不懂,什麼『數位落差』、『建置』的...這一份就很清楚!『孫子不用離開家鄉也能學好本事』,我聽了就很開心!」

第二位是年輕媽媽林小姐。她指著我寫的版本說:「這一份讓我很有畫面感,我看了就想像到我家寶貝以後和外國老師對話的樣子。」

第三位是高中生小明。他看了之後說:「阿美姊寫的比較有趣,感覺真的會實現。」

聽到這些回饋,我的心裡暖暖的。AI教我的方法真的有用!我真的有能力讓別人更容易理解複雜的事情!

我向AI學到的UX文案設計原則

經過這一天跟AI的學習,我整理出了幾個重要心得:

AI教我的核心原則

  1. 先了解讀者是誰

    • 他們幾歲?教育程度如何?
    • 平常關心什麼事情?
    • 喜歡什麼樣的說話方式?
  2. 用他們的語言說話

    • 不要用太專業的詞彙
    • 多用比喻和生活化的例子
    • 想像你在跟朋友聊天
  3. 抓住他們真正關心的點

    • 年輕爸媽關心孩子的未來
    • 長輩關心家庭團聚
    • 創業者關心成功機會
  4. 建立情感連結

    • 不只是傳達資訊,更要觸動情感
    • 讓讀者看了會有「這就是我要的」的感覺

我跟AI學到的實作技巧

技巧一:問題導入法

  • 用「您是不是常常遇到...」開頭
  • 讓讀者產生「對!就是這樣!」的共鳴

技巧二:生活場景代入法

  • 把抽象的政策放到具體的生活場景中
  • 不說「提升教育品質」,而說「讓孩子和台北小朋友一起上課」

技巧三:情感觸發詞使用

  • 「夢想起飛站」比「育成中心」更有希望感
  • 「爸媽不用擔心」比「減少城鄉差距」更溫暖

技巧四:分眾化表達

  • 同一個訊息,針對不同群體用不同方式表達
  • 核心內容一樣,但強調重點不同

與AI協作的學習心得

最讓我驚訝的是,AI不只是給我答案,還會解釋為什麼要這樣寫。就像有個超級耐心的老師,會一步一步教我思考過程。

AI的優點:

  • 分析很全面,會從不同角度思考
  • 給出具體的範例和解釋
  • 永遠不會不耐煩,可以一直問問題

我的優點:

  • 我了解南桃人真正的想法
  • 我知道什麼話會讓人有感覺
  • 我能判斷AI的建議哪些適合在地使用

最佳組合:
AI提供專業的框架和技巧,我提供在地的洞察和情感溫度。這樣寫出來的文案既專業又有溫度!

新的開始:我的AI協作計畫

看著今天的學習成果,我突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我要用AI幫我經營社群媒體,把南桃的美好分享給更多人!」

不只是拍美美的照片,我還要:

  • 用AI幫我分析不同讀者的需求
  • 學習更多文案技巧
  • 把南桃的政策用簡單易懂的方式介紹給大家
  • 分享南桃人的真實生活故事

「阿美,」大財推了推眼鏡,「你想過嗎?你可能會成為南桃最棒的『AI協作政策溝通師』。」

我臉又紅了,但這次不是因為害羞,而是因為興奮:「真的嗎?那我要繼續跟AI學習更多技巧!」

霈姊笑著說:「達令,AI可以給你方法,但你有最重要的東西——一顆真正關心別人的心。」

給想學AI協作UX文案的人的建議

如果你也想學會跟AI協作寫出有溫度的文案,我想分享幾個心得:

跟AI學習的小技巧

  1. 問具體的問題

    • 不要只問「怎麼寫文案」
    • 要告訴AI你的目標讀者是誰、想達到什麼效果
  2. 提供足夠的背景資訊

    • 目標群體的特徵
    • 他們可能的擔心和需求
    • 你希望他們看完後有什麼感覺
  3. 要求AI解釋原因

    • 不只要答案,也要知道為什麼
    • 這樣下次你就能自己應用這些技巧
  4. 結合自己的在地觀察

    • AI的建議很專業,但你要判斷哪些適合你的讀者
    • 加入自己對當地人的了解

人機協作的最佳實踐

AI負責:

  • 提供框架和技巧
  • 分析不同群體的特徵
  • 給出多種表達方式的選擇

我負責:

  • 判斷哪種方式最適合在地使用
  • 加入真實的情感和溫度
  • 確保內容符合當地文化

意外的收穫: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這一天下來,我最大的收穫不只是學會了跟AI協作寫文案,而是發現了自己原來也有獨特的價值。

以前我總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AI這麼厲害,我還有什麼用處?但今天我發現,AI雖然很聰明,但它需要我提供:

  • 對在地人的深度了解
  • 真實的情感溫度
  • 實際生活經驗的判斷

原來人和AI不是競爭關係,而是互補關係!AI幫我變得更專業,我讓AI的建議更有溫度。

作者的話

阿美的故事告訴我們,在AI時代,最重要的不是害怕被取代,而是學會如何與AI協作,發揮彼此的優勢。

AI可以提供專業的知識和框架,但人類的同理心、在地洞察和情感溫度,仍然是不可取代的寶貴資產。

當我們學會與AI協作,不是要變成機器,而是要變成更好的人——既有專業能力,又保有人性溫暖的人。


實作練習提示:

  1. 選擇一個你熟悉領域的專業內容
  2. 用AI幫你分析目標讀者的特徵
  3. 請AI提供改寫建議和技巧說明
  4. 結合你的在地觀察,調整AI的建議
  5. 測試效果,看看讀者的反應如何

記住:最好的AI協作文案就是讓讀者覺得「這個AI懂我,而且真的關心我」的文案。


關於我

我是 Wolke。我是一名專業程式開發者,專長是開發 AI 和程式解決方案。

我投入了不少時間在專業發展上。我是多本書的作者,其中包括《LINE聊天機器人+AI+雲端+開源+程式:輕鬆入門到完整學習》《ChatGPT來襲,未來人人都需具備的運算思維!應用詠唱工程來釋放程式生產力—程式學習/開發篇》。也有出版線上課程,我熱衷於分享我的經驗和技術,幫助其他開發者更好地利用 AI 工具。

也在許多知名大學、論壇、社團擔任講者,如果貴方有需要也歡迎與我聯繫。
2023年 講座 紀錄

最後這篇文章若有切合你的需求,敬請訂閱按讚分享

好書推薦

本系列相關內容已轉載及加強到筆者 2025 年 所出版之

全面掌握 Gemini 開發實務:輕鬆駕馭 Google AI 引擎

  1. 編寫有效的提示:了解如何撰寫清晰、準確的指令,引導 Gemini 模型生成高質量的回應,從日常應用到複雜專案都能得心應手。
  2. 微調 Gemini 模型:深入探索模型微調技巧,根據您的專案需求調整參數,實現個性化應用,讓AI成為您專屬的智慧助理。
  3. 整合 Gemini API:完整解讀 API 功能,學習如何將其融入現有系統或打造全新的應用,充分利用 Google AI 生態系統的強大資源。

購買連結🔗 Momo🛍️ 博客來📚 誠品📘 金石堂📖天瓏

若這篇文章對您有實質幫助🙏,還望購買書籍📚,是對筆者最實質的鼓勵🥰。


實作-01-02:使用者體驗文案設計實戰指南

學習目標

透過本節實作,您將學會:

  • 使用者體驗(UX)寫作的基本原則
  • 如何將專業內容轉換為親民表達
  • 針對不同目標群體客製化內容
  • AI輔助的UX文案優化技巧

什麼是UX文案設計?

核心概念

UX文案設計是將使用者的需求、情感和行為模式融入文案創作的過程。目標是讓內容不僅僅傳達資訊,更要引起共鳴、促進行動。

與一般文案的差異

一般文案 UX文案
注重資訊傳達 注重使用者感受
統一標準格式 因應使用者情境調整
專業術語導向 生活語言導向
單向資訊傳遞 雙向互動設計

Step 1: 使用者洞察與分析

使用者畫像建立

在開始寫作前,先建立清楚的使用者畫像:

請協助分析以下目標使用者群體的特徵和需求:

使用者群體:[描述目標群體]
年齡範圍:[年齡區間]
教育背景:[教育程度]
生活型態:[生活方式描述]
主要關注點:[最關心的議題]
資訊接收習慣:[如何獲取資訊]

請分析他們的:
1. 核心需求和痛點
2. 決策考量因素
3. 偏好的溝通方式
4. 可能的疑慮和障礙

實例:南桃鎮居民分析

使用者群體:南桃鎮40-60歲居民
年齡範圍:40-60歲
教育背景:高中到大學程度
生活型態:務實、重視家庭、關心子女未來
主要關注點:經濟穩定、子女教育、生活便利性
資訊接收習慣:透過親友、社群媒體、在地媒體

請分析他們對於「數位化政策」的看法和需求。

Step 2: 語言轉換技巧

專業術語平民化

使用以下提示模式進行語言轉換:

請將以下專業內容改寫為目標群體容易理解的表達:

原始內容:[專業術語內容]
目標群體:[具體描述]

改寫要求:
1. 使用日常生活用語
2. 加入具體例子或比喻
3. 突出對使用者的實際好處
4. 避免令人恐懼或困惑的表達
5. 保持原意的準確性

語言轉換範例

政策術語轉換:

原文:「建構智慧城市基礎建設,整合IoT感測網路,提升公共服務效能。」

改寫提示:

目標群體:50歲左右的家庭主婦
請用她們關心的生活議題來解釋智慧城市的好處

改寫結果:
「讓我們的生活更便利!想像一下,垃圾車來的時候手機會提醒您、停車位可以用手機預約、孩子上下學的安全路線會即時通知您。就像有個貼心的管家,隨時照顧全家人的需要。」

Step 3: 情感連結建立

情感觸發點識別

請分析目標使用者在面對[主題]時的情感狀態:

使用者情境:[具體描述情境]
可能情感:[預期的情感反應]

請建議:
1. 如何引起正面情感共鳴
2. 如何化解負面情感障礙
3. 具體的情感觸發詞彙
4. 適合的故事或場景設計

實例:推廣行動支付

情境分析:

使用者情境:60歲小吃攤老闆第一次聽到行動支付
可能情感:困惑、擔心、抗拒、害怕學不會

請建議如何設計介紹文案,讓他們願意嘗試。

AI建議整合後的文案:
「阿伯阿姨,還記得當年從手寫帳本改用計算機的時候嗎?一開始也覺得很複雜,但現在想想,計算機真的讓算帳變簡單了對吧?

行動支付就像當年的計算機一樣,一開始可能需要適應,但學會了就會發現真的很方便!不用擔心假鈔、不用找零錢、錢直接進帳戶,而且政府還有補助喔!

我們會派專人來教您,就像當年您教孩子騎腳踏車一樣,慢慢來,一定學得會!」

Step 4: 分眾化內容策略

多版本內容設計

針對同一議題,為不同群體設計專屬版本:

請為以下內容設計不同版本:

核心訊息:[主要要傳達的內容]

目標群體版本:
1. 年輕父母(25-35歲)
2. 中年創業者(35-50歲)  
3. 退休長輩(55-70歲)
4. 學生族群(18-25歲)

請確保:
- 每個版本都保持核心訊息一致
- 語言風格符合群體特性
- 舉例和場景貼近生活經驗
- 強調該群體最關心的利益點

實例:教育數位化政策

年輕父母版本:
「想讓孩子贏在起跑點嗎?我們要讓南桃的孩子享有和台北一樣的教育資源!透過線上課程,您的孩子可以和外籍老師練英文、和全台灣的同學一起上科學實驗課。不用擔心偏鄉資源不足,也不用花大錢送孩子去補習班!」

退休長輩版本:
「希望孫子將來有好前途嗎?現在的時代,會用電腦就像以前會讀書寫字一樣重要。我們要讓學校設備變得很好,讓孫子在家鄉也能學到最新的技能。這樣孫子就不用離開家鄉,也能有好工作!」

Step 5: 可讀性優化技巧

文案結構優化

請優化以下文案的可讀性:

原始文案:[長篇內容]

優化要求:
1. 使用條列式或分段呈現
2. 每段重點明確,長度適中
3. 加入適當的標題和小標
4. 使用過渡詞增加流暢度
5. 重要資訊用不同方式突出

視覺化增強技巧

請為以下文案建議視覺化呈現方式:

文案內容:[文案內容]

請建議:
1. 適合搭配的圖片類型
2. 資訊圖表的設計重點
3. 色彩使用建議
4. 版面配置原則
5. 互動元素設計

Step 6: 測試與優化流程

A/B測試設計

請協助設計A/B測試方案:

測試目標:[要測試的內容效果]
測試版本A:[版本A內容]
測試版本B:[版本B內容]

請建議:
1. 測試指標和測量方法
2. 測試對象選擇標準
3. 測試環境設計
4. 結果評估標準
5. 優化方向建議

使用者回饋收集

設計簡單的回饋收集機制:

問題設計範例:

  1. 「這份內容您覺得容易理解嗎?」(1-5分)
  2. 「看完後您會想要進一步了解嗎?」(是/否)
  3. 「哪個部分最吸引您的注意?」(開放回答)
  4. 「有哪些地方讓您感到困惑?」(開放回答)
  5. 「您會推薦給朋友看嗎?」(是/否)

進階技巧:AI協助的UX文案優化

情境模擬提示

請模擬以下使用者情境,並建議最適合的文案內容:

使用者背景:[詳細描述]
使用情境:[具體場景]
當下心理狀態:[情感狀態]
期望獲得的資訊:[需求描述]
可能的行動障礙:[阻礙因素]

請提供:
1. 情境分析
2. 文案建議
3. 呈現方式建議
4. 後續引導策略

文案效果預測

請分析以下文案的可能效果:

文案內容:[文案內容]
目標群體:[群體描述]

請預測:
1. 可能的理解程度
2. 情感反應
3. 行動意願
4. 可能的疑慮
5. 改善建議

品質檢核清單

內容檢核

  • [ ] 核心訊息明確且一致
  • [ ] 語言符合目標群體特性
  • [ ] 避免專業術語或已適當解釋
  • [ ] 具體例子貼近生活經驗
  • [ ] 情感連結自然不做作

體驗檢核

  • [ ] 閱讀流暢,邏輯清晰
  • [ ] 視覺呈現清楚易懂
  • [ ] 互動元素設計合理
  • [ ] 行動指引明確
  • [ ] 符合無障礙設計原則

效果檢核

  • [ ] 能引起目標群體興趣
  • [ ] 降低理解和行動障礙
  • [ ] 建立正面情感連結
  • [ ] 促進期望的行為反應
  • [ ] 可測量和追蹤效果

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案

Q1: 如何平衡專業性和親民性?

解決策略:

  • 保持核心資訊的準確性
  • 用比喻和例子解釋專業概念
  • 分層次提供詳細資訊
  • 提供延伸閱讀連結

Q2: 不同群體的需求衝突怎麼辦?

解決策略:

  • 製作多版本內容
  • 建立個人化推薦機制
  • 設計互動式內容選擇
  • 提供客製化閱讀路徑

Q3: 如何確保情感連結的真實性?

解決策略:

  • 基於真實使用者研究
  • 避免過度情感操控
  • 用真實故事和案例
  • 定期收集使用者回饋

延伸學習資源

推薦學習主題

  1. 使用者研究方法 - 深入了解目標群體
  2. 認知心理學基礎 - 理解資訊處理模式
  3. 說服心理學 - 學習影響決策的技巧
  4. 無障礙設計 - 確保內容普及性

實務練習建議

  • 每週選擇不同產品進行文案改寫練習
  • 觀察日常生活中的優秀UX文案案例
  • 定期進行小規模使用者測試
  • 建立個人的文案範本庫

記住,優秀的UX文案不是為了展示寫作技巧,而是為了真正幫助使用者解決問題、滿足需求。當文案能夠消除使用者的困惑、減少決策障礙、建立情感連結時,就達到了UX文案的最高境界。


關於我

我是 Wolke。我是一名專業程式開發者,專長是開發 AI 和程式解決方案。

我投入了不少時間在專業發展上。我是多本書的作者,其中包括《LINE聊天機器人+AI+雲端+開源+程式:輕鬆入門到完整學習》《ChatGPT來襲,未來人人都需具備的運算思維!應用詠唱工程來釋放程式生產力—程式學習/開發篇》。也有出版線上課程,我熱衷於分享我的經驗和技術,幫助其他開發者更好地利用 AI 工具。

也在許多知名大學、論壇、社團擔任講者,如果貴方有需要也歡迎與我聯繫。
2023年 講座 紀錄

最後這篇文章若有切合你的需求,敬請訂閱按讚分享

好書推薦

本系列相關內容已轉載及加強到筆者 2025 年 所出版之

全面掌握 Gemini 開發實務:輕鬆駕馭 Google AI 引擎

  1. 編寫有效的提示:了解如何撰寫清晰、準確的指令,引導 Gemini 模型生成高質量的回應,從日常應用到複雜專案都能得心應手。
  2. 微調 Gemini 模型:深入探索模型微調技巧,根據您的專案需求調整參數,實現個性化應用,讓AI成為您專屬的智慧助理。
  3. 整合 Gemini API:完整解讀 API 功能,學習如何將其融入現有系統或打造全新的應用,充分利用 Google AI 生態系統的強大資源。

購買連結🔗 Momo🛍️ 博客來📚 誠品📘 金石堂📖天瓏

若這篇文章對您有實質幫助🙏,還望購買書籍📚,是對筆者最實質的鼓勵🥰。


來看看素人阿美如何一夕爆紅!

📸 一張照片竟引發網路熱議?

🤖 AI 變身專屬文案老師!

❤️ 學會用溫暖文字打動人心!

#AI協作 #UX文案 #文案教學 #自我成長 #Gemini


上一篇
01-01 生成式AI初展身手
下一篇
01-03:AI學習教練的引導式對話
系列文
南桃AI重生記6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