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 Day22,我們完成了最後一塊拼圖:
✅ AI 幫忙判斷 → 新增公司資料 → 寫入 Odoo → LINE 回覆完成
到這裡,我們已經能確保每一位新客戶被「正確建檔」,不會漏接。
既然基礎建檔已經搞定,那麼接下來就是:
👉 如何真正「提供服務
」給客戶?
在 Day12~Day14,我們已經做過訂單查詢的自動化。
那今天要來實作另一個場景:讓客戶透過 LINE 詢價,並把詢價的資料自動寫進 Odoo CRM 商機 (Opportunity)。
這樣一來,客戶只要透過對話輸入需求,我們就能:
這才是真正的 「對話 → 商機 → 銷售流程」
以下是一個很常見的狀況:
一位客戶透過 LINE 聯繫一間刀具公司想要 「詢價」。
於是他傳 LINE 告訴我們他想要了解我們的產品或是想要詢價,例如:
你好,我想要了解貴公司的產品,我該提供什麼呢?
或是
你好,我想要詢價,這是我的需求
工件材質:鋁合金
加工需求:需要鏡面光澤,並且能降低毛邊
尺寸:30×40×20 mm
在傳統流程裡,客服或業務必須:
1️⃣ 手動記錄這些需求
2️⃣ 到 Odoo CRM 建立一筆新的商機
3️⃣ 再把詢價內容填入備註,確認資料完整
4️⃣ 通知業務有新增商機
通常這樣一套流程下來,已經過了 1 天了,這樣的做法耗時
又容易漏填
。
但在我們的自動化流程中:
👉 系統會自動判斷這屬於「詢價需求」 → AI 萃取材質、加工需求、尺寸 → Odoo 自動建立 CRM 商機 → LINE 即時回覆客戶。
全程不用人工介入,客戶的詢價就能馬上被系統接住,並轉換成業務可跟進的商機。
首先,我們要使用 AI 來判斷 客戶訊息是否屬於「詢價」。
只有在判斷為詢價時,流程才會繼續往下執行。
在設計判斷邏輯之前,要先思考我們會遇到的幾種情境(這裡假設聯絡人已經新增完成):
所以要根據這四種情境來設計 Prompt
以下是我的Prompt設計
請依據以下規則判斷輸入文字的類別,並只輸出類別名稱(不得輸出任何解釋或額外文字)。
文字:{{20.events[].message.text}}
可選類別:
第一次、購買、銷售明細、其他
分類規則:
1.第一次:單純打招呼,未說明來意
2.購買:表示有購買產品的需求或意願,或是闡述購買的需求,例如說明工件材質、加工需求、工件尺寸(單位:材積)
3.銷售明細:詢問已購買商品的明細、單據或出貨狀況
4.其他:詢問付款條件、退貨方式、出貨流程等其他非上述類別的事項
範例:
輸入:你好,我想購買你們的產品
輸出:購買
輸入:請問我上次買的單據明細可以提供嗎?
輸出:銷售明細
輸入:請問退貨流程是怎麼處理的?
輸出:其他
輸入:你好
輸出:第一次
輸入:請問退貨流程是怎麼處理的?
輸出:其他
在流程中新增一個分流(Router),將訊息分別導向以下四條路徑:
圖片示範的是「第一次」路徑的篩選,其他路徑則是依樣畫葫蘆。
今天主要要說明的是「如何將詢價加入商機」,所以只會著重在「購買」這條路徑。
當 AI 判斷客戶的需求為詢價時,還要進一步判斷:
那當這種需要判斷的時候,就一樣請出我們的AI來幫忙
所以在「購買路徑」裡,會分成兩種情況:
所以我們新增一個Gemini,我的Prompt是
請依據以下規則判斷輸入文字的類別,並只輸出類別名稱(不得輸出任何解釋或額外文字)。
文字:{{3.events[].message.text}}
類別:
1.購買:明確表示想要購買刀具產品或是想了解產品。
2.統整:可以統整工件材質、加工需求、工件尺寸等資料
工件材質、加工需求、工件尺寸的說明:
1.工件材質:說明被加工物體的材質,例如鋁、不鏽鋼、鑄鐵等。
2.加工需求:說明希望刀具能達成的加工效果,例如去毛邊、內孔加工、倒角等。
3.工件尺寸:說明被加工物體的尺寸或體積,例如「材積大概5」、「長寬高約10公分」。
請勿輸出任何說明或格式說明,只需輸出結果。
範例 1:
輸入:
我想購買刀具
我要用來切鋁的
我要倒角跟去毛邊
材積約為10
輸出:
統整
範例 2:
輸入:
我想購買刀具
輸出:
購買
範例 3:
輸入:
嗨,我是佳佳精密的
我們有在找可以加工不鏽鋼的刀具
主要是希望可以用在內孔加工跟倒角這兩種用途
目前的工件大約是 12x12x20 的尺寸
輸出:
統整
範例 4:
輸入:
哈囉~我想要了解貴公司的產品
輸出:
購買
這個 Router 用來區分「購買」與「統整」兩條路線。
如果判斷結果為「購買」,代表客戶還沒有提供完整需求。
此時系統會回覆一則訊息,請客戶補充需求資訊。
所以新增一個Line的Send a Reply Message
並請客戶提供資訊
您好~
請提供需求的相關資訊
1.工件材質
2.加工需求
3.工件尺寸
若客戶一開始的訊息就包含需求相關資訊,系統則會直接請 AI 幫忙整理,並將資訊轉換為統一格式,方便後續加入商機。
所以新增一個Gemini,請他整理資料
請根據以下文字,依照規則統整資訊,並輸出對應結果。
文字:
規則:
1.請統整為指定格式為
"1.工件材質:XXX\n 2.加工需求:XXX \n 3.工件尺寸:XXX"
2.若無相關資訊則填寫"無"
工件材質、加工需求、工件尺寸的說明
1.工件材質:說明被加工物體的材質,例如鋁、不鏽鋼、鑄鐵等。
2.加工需求:說明希望刀具能達成的加工效果,例如去毛邊、內孔加工、倒角等。
3.工件尺寸:說明被加工物體的尺寸或體積,例如「材積大概5」、「長寬高約10公分」。
請勿輸出任何說明或格式說明,只需輸出結果。
範例 1:
輸入:
我想購買刀具
我要用來切鋁的
我要倒角跟去毛邊
材積約為10
輸出:
1.工件材質:鋁\n 2.加工需求:倒角、去毛邊\n 3.工件尺寸:10\n
範例 2:
輸入:
我想購買刀具
我要用來切鑄鐵的
輸出:
1.工件材質:鑄鐵\n 2.加工需求:無\n 3.工件尺寸:無\n
範例 3:
輸入:
嗨,我是佳佳精密的
我們有在找可以加工不鏽鋼的刀具
主要是希望可以用在內孔加工跟倒角這兩種用途
目前的工件大約是 12x12x20 的尺寸
輸出:
1.工件材質:不鏽鋼\n 2.加工需求:內孔加工、倒角\n 3.工件尺寸:12x12x20\n
範例 4:
輸入:
哈囉~我們最近在挑刀具,想問一下你們家的規格
我想要加工鋁材,會用在倒角跟去毛邊上
之前用別家的效果沒有很好
這次想試試看你們家的
目前就先給這些資訊,方便報個價嗎?
輸出:
1.工件材質:鋁\n 2.加工需求:倒角、去毛邊\n 3.工件尺寸:無\n
AI 整理完資訊後,在加入 Odoo CRM 商機之前,必須先確認客戶身份。
因此需要透過 Google Sheets 的資料來比對 Odoo,確認客戶所屬的公司。
(可以複製 Day21 的「步驟 2」模組進行修改。)
在新增商機時,name
欄位為必填。
我的做法是:以「時間+公司名稱」作為商機名稱,並在「備註」欄位放上整理好的客戶需求。
這樣就能確保每一筆商機都有清楚的識別。
最後,當 CRM 成功新增商機後,就可以回覆客戶:
您好,已為您新增相關單據,我們會請業務聯絡貴公司。
這樣一整個流程就完成了~
後續大家也可以繼續往後延伸流程,例如:在新增商機後立即通知對應的業務,提醒他到 Odoo 查看並跟進,讓流程更加完善。
你好,我想購買刀具
您好~
請提供需求的相關資訊
1.工件材質
2.加工需求
3.工件尺寸
嗨,我們想找適合加工鋁合金的刀具
需求是內孔加工和倒角
工件大約 20x20x30 mm
工件材質:鋁合金
加工需求:內孔加工、倒角
工件尺寸:20x20x30 mm
到今天,我們已經能做到:
✅ 客戶透過 LINE 詢價
✅ AI 協助判斷與整理資料
✅ Odoo CRM 自動新增商機
這樣的流程,的確實現了 「從對話到商機」 的自動化。
不過,你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
👉 客戶其實是被要求按照格式回覆,就像填表單一樣。
這樣的互動雖然有效率,但卻顯得很「機器化
」,少了真正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感。
我真正想要打造的,是一個能讓客戶「覺得自己在和真人對談」的智慧客服。
但要做到這件事,就不能只靠「一次性的訊息判斷」。
因為在 Make 中,每次呼叫 AI 模組時,其實都是一個「新對話視窗」,完全沒有上下文的概念。
所以現在的 AI,只能針對單一訊息做判斷,卻無法理解前後脈絡。
那該怎麼辦呢?
👉 明天我會帶大家「化腐朽為神奇」,示範如何讓 AI 擁有上下文記憶
。
這樣一來,客戶不需要填表單式的格式,也能透過自然的對話,把需求逐步表達出來,而 AI 也能「聽懂前後文」來正確判斷。
📌 明天 Day24 預告:
讓 AI 有上下文,打造真正的「對話式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