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幾天我們從AI辨識結果輸入,再到IFC模型建置,雖然自動化建模的流程已經得到驗證,但以實際應用角度來說,還是必須符合使用者及產業的習慣,因此本篇我會以免費開源/檢視器、BIM生態圈建模軟體進行實測,來查看轉換成效到底是如何?
24.1. 測試標準
本次跨軟體資料流的實測,將聚焦於下列幾項核心標準:
-
幾何顯示完整度
是否能正確顯示建築物件(如柱、門、樓梯)的3D形體?有無缺面、異常或遺失?
-
屬性(Pset)保留情況
IFC物件的屬性資料(如尺寸、類型、AI偵測標籤等)是否能被正確保留並在各軟體中檢視?
-
類型/分類對映
不同軟體是否能正確辨識IFC物件的類型(如IfcColumn、IfcDoor等)?分類映射有無遺失或誤判?
24.2. 軟體實測
本次測試軟體清單為 Autodesk viewer、BIMvision、BlenderBIM、BricsCAD BIM、SketchUp 。
24.2.1. Autodesk viewer
24.2.2. BIMvision
-
官方網站: https://bimvision.eu/
-
軟體簡介:
BIMvision是一個Windows平台IFC檢視器,雖然免費版僅能檢視與量測,但它能夠檢視詳細物件屬性(Pset),對於整個IFC架構較能容易清晰的了解。
-
實測結果:幾何✅ / 屬性✅ / 分類✅。

圖24.2 BIMvision實測結果
24.2.3. BlenderBIM (Bonsai)
-
官方網站:https://bonsaibim.org/
-
軟體簡介:
BlenderBIM是基於開源3D建模軟體Blender的IFC擴充套件,能直接匯入、檢視與編輯IFC模型,且可搭配Blender強大3D建模渲染功能。唯一缺點就是操作有學習曲線,建議有Blender經驗者使用。
-
實測結果:幾何✅ / 屬性✅/ 分類✅。

圖24.3 BlenderBIM實測結果
24.2.4. BricsCAD BIM
24.2.5. SketchUp
-
官方網站:https://sketchup.trimble.com/zh-hant-tw
-
軟體簡介:
SketchUp是主流3D建模軟體,操作介面友善,支援匯入IFC檔案並可進行簡易編輯,只是IFC相容性有限,某些屬性與分類可能遺失。
-
實測結果:幾何✅ / 屬性❌/ 分類✅。
SketchUp Pro 2020 初次匯入失敗,但改以IFC2x3版本則成功匯入

圖24.5 SketchUp實測結果
24.3. 結語
今天跨軟體實測結果顯示,若希望AI自動化產生的BIM模型能在不同平台順利流通,採用開源或專業檢視器時,IFC資料通常能標準且完整地被讀取與呈現;反觀主流商用BIM軟體則因自家生態圈設計,對外部IFC支援度浮動較大,屬性及分類映射可能出現落差,需要經過多次測試與調整才能達到最佳化。
BIM/IFC階段的主題就到這裡告一段落。明天將進入AI結合後處理與「自訂使用者操作介面」的篇章,讓技術更貼近實務應用。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