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提了很多跟經營有關的內容,到底是為什麼需要這些知識或是技能?
首先在一開始的創業,不外乎是變動才會有新的想法,可能是真的想創造一番事業,想造福或取得世界影響力。可能是因為被迫要換跑道。但無論動機為何,一但開始經營一項新事業,就會很快的發展最初的戰略。然而戰略只是初期資訊有限的情況下所做的規劃,因此要大量的蒐集資訊。過程中,蒐集情報並非只是到處收集資料,而是一種能看出趨勢、發現關鍵訊號的能力。把資料整理成一項項有用的情報。例如了解客戶的情況、進出口訂單是否連帶影響下個年度的規劃,或是在社群媒體上有沒有明顯的廣告內容轉移等等。這些都可能在不經意間透露市場的下一步。也因此,情報的品質會影響決策品質。
初期一定有很多機會,所以要思考怎麼去蕪存菁,專注在自己最擅長最有競爭力的領域,除了有好的情報蒐集以及決策品質外,心態上能夠克服外在的世界的影響,並且做出差異化。再來有餘力時,進行多角化經營。這個過程中對於財務的理解與怎麼用人,都有很大的關聯。
財務知識讓經營者能正確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懂得資金的運用與風險的承擔;團隊能否保持凝聚力與戰鬥力則仰賴非常多的事物,包括有沒有共同的目標、權力的下放程度,甚至打造出另外的經營者。沒有適當的人才,再好的戰略也無法有人落實戰術;沒有穩定的財務,再好的點子也難以堅持。
經營知識與技能的理由,是想辦法讓一個事業的成功,不只是要賺到利潤,而是可以有延續下去的經營者延伸自己的志業。利潤當然是企業存續的必要條件之一,但能夠進一步創造出企業的價值,往往在於它能否長期為顧客、員工與社會創造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