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3
1
自我挑戰組

十年職涯回首:開發、選擇與初心系列 第 3

技術不重要到底是什麼意思

  • 分享至 

  • xImage
  •  

如何解讀不重要

我們在講不重要的時候,雖然不會明說,但通常是帶有「跟某種東西比」不重要的意思。我可以說錢不重要、我可以說外表不重要、我可以說健康不重要,這些話在特定語境下都成立,但少了比較的對象就沒有意義了。

  • 健康不重要,年輕時應該盡可能享樂 → 這句話沒錯,但年紀大之後可能要承擔生活品質極度糟糕的風險
  • 外表不重要,內在更重要 → 這句話沒錯,但如果不注重自己的外表,可能會喪失內在被看到的機會
  • 錢不重要,快樂更重要 → 這句話也沒錯,但沒有錢的時候可能要承擔無法輕易快樂的風險
  • 基礎不重要,創意才重要 → 但有些基礎如果完全忽略,可能會造成混亂或無法落實創意。

所以當我們在說技術不重要的時候,通常指得是技術跟其他東西比起來比較不重要,因此再細分又可以這樣分:

  • 對誰不重要
  • 在什麼時機點不重要
  • 跟什麼東西比不重要
  • 技術不重要,那重要的是什麼

今天會從這些段落延伸出來,聊聊我是如何看待「技術不重要」這句話。

商業需求

技術本身是中性的,它的價值在於解決問題。

在市場當中,問題通常來自於市場需求、痛點。因此當工程師過度專注於技術本身的完美時,很容易偏離這個核心。

這件事通常不會被理解。

因為在我的經驗裡頭,如果沒有真正了解這句話,然後跟一位工程師說技術不重要,通常他們都會認為你在胡言亂語,直接把你看扁。

我在早期的職涯當中也時常有這種想法,要看得懂原始碼,要能夠設計出完美的架構,輕鬆應付大流量框架,對系統設計侃侃而談,對實作細節理解很深,才是一位稱職的開發者。同時鄙視那些說「技術不是最重要」的人,認為他們都是不懂的白痴。

階段不同、關注點不同

在一般工作環境當中,工程師只需要關注技術就好。這是職責的一部分,關注技術天經地義,也是大部分公司雇用開發者最主要的目的。因此當自己職責最重要的一部分被說不重要的時候,我想不管是誰都會覺得不合理。

也可以換個角度思考,因為公司已經走過那個從 0 到 1 的階段,用了各種你嗤之以鼻的方式驗證市場,做了數個失敗但不為人知的 MVP,到處跑客戶推廣產品,驗證完需求後才達到可以穩定盈利的階段。

在這個階段加入的開發者,可能就只需要關注技術本身就好,看不到那些真正讓公司成功成長的過程。我有加入一些早期的新創公司,就看過把所有的 API 寫在一個巨大的檔案裡,直到驗證市場快速成長後,才招募了開發團隊一步步優化架構。

目的與手段

通常技術的存在是為了解決某個問題,然而解決問題不一定需要透過技術。

技術是強大的槓桿,我在《線性產值與指數產值》裡有提到,技術可以做到「指數產值」,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一套軟體可以以近乎無邊際效應的方式複製。

在某些場景中,技術是最有效、甚至是唯一的解決方案,但也導致了一種思維慣性——所有的問題都必須以技術解決。也就是所謂的錘子定律:

如果你手上只有一把錘子,你看什麼都像是釘子

技術是基本

前面花了很多篇幅在講技術不一定重要,但對我來說,更酷的是認清技術不重要之後,仍然選擇在這條路上耕耘。

不是因為工作、不是因為市場需求,而是那種想把原理、問題挖深、搞清楚的強烈好奇心。我所認識優秀的開發者當中,都具備這樣的特質。

任何偉大的發明,大概都伴隨著這樣的過程吧。

優秀的開發者還會做好權衡,避免過度設計(Over Engineering)。

在還沒驗證市場時,就假設有上百萬使用者,花時間設計一套能承受百萬級併發的微服務架構(而且還不一定可以承受),但卻因為帶來的複雜度導致無法加入新功能。

如何權衡、如何評估技術方案,這些都需要深厚的技術底子與經驗才有辦法做到。

總結

前面的篇幅當中,有個假設是技術與商業價值是分開的,但也有商業價值是與技術高度綁定的例子。

大多數消費產業、軟體服務當中,技術往往只是實現商業目標的手段之一,消費者更關注的是產品的易用性、價格、是否真正解決問題,而非底層技術的先進程度。

然而,在航太產業這類高技術門檻的領域中,技術能力本身就構成了核心競爭優勢。

類似的例子還包括半導體產業、醫療設備、軍工產業等,在這些領域中,技術往往能直接轉化為市場優勢。

好像都沒有回答開頭四個問題:

  • 對誰不重要
  • 在什麼時機點不重要
  • 跟什麼東西比不重要
  • 技術不重要,那重要的是什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體會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是什麼也不重要了。因為真正重要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你自己怎麼想,以及你處在什麼階段。

正因為我的職涯都是處於第一線的開發者,寫了多年的技術部落格,所以我很清楚在每個階段中都會有不同的想法,也理解有些想法是在當下無法理解,多年以後才覺得旨哉斯言。


上一篇
把健康視為最重要的指標
下一篇
技術不是唯一解答
系列文
十年職涯回首:開發、選擇與初心10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