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在上一章節中,我們介紹了進銷存報表的使用概念。
本章節將針對 庫存帳齡表 功能進行說明。om_account_accountant
沒有提供此功能。
簡單探索「庫存帳齡表是什麼?」?
庫存帳齡表是一種 依照存貨持有時間長短 來分組的報表,用來分析存貨周轉效率與滯銷風險。
庫齡計算常見有兩種方式,以下進行說明:
交易導向帳齡
- 計算方式:依據每一筆「實際入庫交易日期」計算帳齡。
- 適用情境:有批號或序號管理的產品(藥品、食品、精密零件)。
- 特點:帳齡最精準,可追蹤到實際批次,但需有完整批號紀錄。
模擬導向帳齡
- 計算方式:根據期末的數量去推算剩餘庫存的帳齡。
- 適用情境:無批號或不需逐批追蹤的產品(大宗原物料、標準零件)。
- 特點:帳齡屬推估性質,適合一般管理分析,但不如交易導向精準。
那本篇主要是介紹模擬導向帳齡,根據當時的庫存數量進行推算。
架構
依照前述探索的案例,我們的目標是針對庫存帳齡進行管理,具體架構如下:
- 庫存帳齡明細表:
- 五段式帳齡分析:支援自定義5個帳齡區間,自動計算各區間數量與金額
- 基於先進先出邏輯進行庫存分配
- 按照入庫時間倒序分配庫存數量到各帳齡區間
- 權限管控機制:根據數量與金額樣板區分。
實作
此次的案例使用坐墊在8/22的庫存數量是20,異動如下:,
- WH/IN/0003 異動4 剩餘16
- WH/IN/0002 異動6 剩餘10
- WH/IN/0001 異動10 剩餘0
其中有幾個欄位是計算過程,其保留的目的是讓使用者知道時間序是哪幾張單,以及為什麼這樣計算,異動結果如下:
庫存帳齡表-查詢條件

庫存帳齡表-數量

庫存帳齡表-金額

小結
在實務上,我們會認為透過批號的管理去進行帳齡推估是很合理的,然而在實務現場,情況往往並不如理論那般精準,常見使用者反映需要製作模擬導向帳齡 本質上是一種「回推」方式,用期末存貨為來源,去進行回推模擬每一個庫存異動明細。
在大宗原料或一般商品的管理上,多數人其實都清楚:模擬帳齡只是「一種對應方式」,未必能真實反映每批存貨的流向,造成理論與實務落差的原因,往往來自倉庫管理難以完全落實,例如:
- 倉管人員一人身兼多職,作業細節難以徹底執行;
- 倉庫位置規劃不佳,先進先出難以落實;
- 批號管理門檻高,無法逐批追蹤。
換言之,這也反映出台灣與多數中小企業的管理現況:
- 追求精細批號管理的成本過高;
- 實務操作與制度要求難以完全銜接;
- 報表更多扮演「協助決策的近似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