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成本模組涉及多個功能與成本計算原理,本章同樣採用 案例驅動 的方式來說明。本次的重點放在 成本模組-月加權平均-成本分錄 功能,延續 Day19 提到「月加權平均」的挑戰,眼尖的朋友可能再分錄已經看到相關數據內容,那製作報表的原因是因為在Day25的Tree View不容易轉出資料,因此製作報表可以查詢特定條件,方便財務單位進行匯出EXCLE/PDF進行核對,本章節來了解報表的樣式與使用方式。
本篇要解釋的是「成本分錄」,設定都是相同的-請參考Day23架構-網址,因此直接從案例切入。
最終影響如下:
日期 | 類別 | 單號 | 料號 | 單價 | 數量 | 金額 | 製造時數 |
---|---|---|---|---|---|---|---|
8/1 | 採購 | P001 | X原料 | 100 | 1 | 100 | |
8/1 | 採購 | P001 | Z原料 | 100 | 1 | 100 | |
8/2 | 生產 | MO/001 | 半成品-1 | 700 | 1 | 700 | 60MIN |
8/2 | 委外 | SBC/001 | 委外半成品-1 | 200 | 1 | 200 | |
8/3 | 生產 | MO/002 | K 成品 | 1500 | 1 | 1500 | 60MIN |
8/4 | 出貨 | OUT/001 | K 成品 | 1500 | 1 | 1500 | |
8/4 | 應收 | INV/001 | K 成品 | 2000 | 1 | 2000 |
Day25產生的成本分錄,其製作的順序如下:
以上報表是做成本分析需要的資料,除此以外,通常還會核對Day7的進銷存明細表與Day4的財務報表進行比較,目的是讓財務報表的數字有來源可以進行追蹤。
在成本模組中,報表核對是確保數據正確與決策可靠的關鍵步驟,透過逐層檢視與交叉比對,我們能夠:
總結來說,成本報表核對不只是例行作業,而是 保障數據可信度、揭露異常並支撐管理決策的重要環節,它讓數據從系統計算真正落實到財務報表與營運分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