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成本模組涉及多個功能與成本計算原理,本章同樣採用 案例驅動 的方式來說明。本次的重點放在 成本模組-月加權平均-成本分錄 功能,延續 Day19 提到「月加權平均」的挑戰。
稍微解釋在製品(WIP, Work In Process),指的是 已經投入生產,但尚未完成製造成品 的部分,因為原生為倒扣料設定,僅在入庫時同步產生發料分錄,常見的為由原料發料後轉在製品分錄,再入庫時由在製轉製成品的兩段設定,在此情況下,所能使用的配套解方為開啟製造二步進行調撥到生產前的倉庫進行使用,其設定方式如下。
接續Day25的單據,我們再去進行發料,兩張新的工單資訊如下:
日期 | 類別 | 單號 | 料號 | 單價 | 數量 | 金額 | 製造時數 |
---|---|---|---|---|---|---|---|
8/8 | 生產 | MO/003 | 半成品-1 | 1 | 60MIN | ||
8/9 | 生產 | MO/004 | K 成品 | 1 | 60MIN |
相關實作後的成果如下:
在這個案例中,系統的 WIP 分錄 是透過結帳時進行判斷:
為什麼要迴轉?
原因在於:
總結來說,WIP 分錄的角色不是替代正式分錄,而是 結帳時的臨時補強。透過月結產生與次月迴轉的設計,可以兼顧「財務報表的即時性」與「帳務處理的一致性」,同時也避免遺漏或重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