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6
0
佛心分享-IT 人自學之術

我的IT花園漫遊系列 第 6

用Claude把程式碼畫成圖:從使用者案例到流程圖

  • 分享至 

  • xImage
  •  

寫程式寫久了,常常腦中都是一堆 if/else、try/except,光靠腦補其實很容易迷路。
昨天我分享在Colab的音訊處理程式,在想像中是什麼樣的流程呢?
我很憨慢講話,所以將它具象化(對,這就是AI玩家的念能力)
簡單一句話:下載為py檔,用Claude畫「使用者案例圖」跟「流程圖」,整個流程馬上清楚到爆。
讓我慢慢說來....

1. 我的原始程式碼

這是我昨天寫的程式,主要做 音訊轉換、下載、轉錄 的事情:

👉 Colab 程式碼在這裡

功能包含:

  • 格式轉換成 WAV
  • 上傳音訊檔
  • YouTube / Google Drive 下載
  • 分割音訊檔
  • Whisper 轉錄文字
  • 批量處理

2. Claude 畫出來的「使用者案例圖」

第一步,先將程式存成py檔,然後上傳到Claude,請他幫我畫「使用者案例圖 (Use Case Diagram)」,結果長這樣: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831/20171720hbIxKejFG7.png

主要角色:一般使用者。
主要功能:上傳、下載、轉檔、轉錄、切割。
延伸功能:YouTube 下載、Google Drive 下載、時間軸切割。

光看這張圖,就能一眼知道「使用者」怎麼跟系統互動。


3. Claude 畫的「流程圖」

再來我換個請求:「幫我畫一張程式流程圖 (Flowchart)」。

Claude 給我這個: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831/20171720mei4fZhCA4.png

流程就更細了,從 上傳 / 下載音檔 → 檔案格式檢查 → 轉換成 WAV → 切割 or Whisper 轉錄 → 輸出結果,邏輯清清楚楚。
這比我自己腦中亂想、手畫方塊圖快多了。


4. 我的心得

老實說,這招超適合我這個無腦懶蟲。
之前和AI合作都是邊聊邊產生,然後會發生「先聊天 → 寫程式 → 改成式 → 寫完了,知道結果,但是不知道程式怎麼跑的,也不知道跑得對不對」。
但現在有 AI 幫忙:

  1. 我可以先寫程式,再請 AI 幫我「倒推」出設計圖。
  2. 或者反過來,先用 AI 畫出 使用者案例圖 / 流程圖,再請 AI 根據圖來生程式。

這感覺就像在跟 AI 一起 pair programming,不只是寫 code,還有人幫我整理腦中的設計藍圖。


5. 互動挑戰:你也試試看?

👉看到這裡換你了/images/emoticon/emoticon01.gif

  1. 我這次用的是 SVG,你可以試試看用 MermaidHTML+JS 來畫圖。

  2. 你會選哪種順序?

    • 先寫程式,再畫圖?
    • 先畫圖,再生程式?

要不要試試看?


上一篇
我的三招逐字稿生成工具
下一篇
ISO 27001:2022 Lead Auditor Day 1 實戰筆記
系列文
我的IT花園漫遊7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