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將分析的範圍擴展到多個臺北市熱門景點,包括「國立故宮博物院」、「市立美術館」以及「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首先,我們將民國年份轉換為西元年份,並將其設為DataFrame的索引,方便在折線圖中正確顯示年份。接著,我們選取三個景點的人次資料,繪製疊加折線圖。藉由這種方式,我們可以直觀地比較各景點在每年的參觀人次,辨識出哪些景點人氣穩定、哪些景點波動較大。例如,美術館可能因展覽規模或熱門展覽而在特定年份出現顯著成長。
透過多景點年度比較折線圖,不僅可以觀察各景點的人氣高低和年度變化,也能提供決策者在旅遊規劃、資源配置及行銷策略上的參考依據。此外,這種年度比較也能幫助我們發現特定年份的異常波動。例如,如果某個景點在某年度人次大幅下降,可能與外部事件、氣候、公共政策或景點維護等因素有關。雖然我們無法透過年度資料分析月度或季節性差異,但年度折線圖仍然是評估景點長期趨勢和相對受歡迎程度的重要工具。
這個分析過程為後續的年度排行分析、堆疊圖分析及長期趨勢觀察奠定了基礎,使我們可以更全面理解臺北市各景點的年度參觀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