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IT 成本控管的討論裡,大家常把焦點放在工具選擇上:雲端要挑哪一家比較便宜?是不是該換成開源系統?這些確實能帶來短期的節省,但很多時候,真正能省下大筆成本的,不是換工具,而是 教育。
工具再便宜,如果使用者不懂得正確操作,不會善用功能,反而會造成更大的浪費。舉個例子,公司花錢上了雲端,卻沒有教育員工如何關閉用不到的 VM,結果每個專案都留下沒清掉的機器,最後帳單爆掉;又或者買了高級的防毒軟體,但同仁沒有受過資安訓練,隨便點擊釣魚信件,最終還是得花更多錢處理事故。
反之,如果團隊具備良好的數位素養,就算用的只是基礎工具,往往也能發揮最大效益。懂得寫簡單腳本自動化,就能省掉許多重複工;懂得設定檔案權限,就能避免因誤用造成的資料外洩;懂得善用版本控管,就能避免專案反覆修改帶來的人力消耗。
投資教育不僅是省錢,更是把風險降到最低。工具會過時、方案會漲價,但教育帶來的能力是一種內建資產,會跟著團隊成長。長遠來看,教育比工具更能帶來持續的省錢效果。
真正的精打細算,不只是挑對工具,而是確保團隊能正確地使用工具,把每一分投資都發揮到極致。
學了點知識,就可以來吃滷肉飯了
都2025年了,居然還有銅板價滷肉飯店,25元滷肉飯,20元小菜、湯品,還以為穿越到20年前,口味是家常味,小菜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