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5
0
IT 管理

全字庫與中文系統常識簡介系列 第 5

倉頡輸入法當年為何普及率最高

  • 分享至 

  • xImage
  •  

倉頡輸入法當年為何普及率最高

你是否有看過 007 的明日帝國電影出現的這張圖片?

如果你能會心一笑,那麼你當年應該有聽過也練過倉頡輸入法。

放棄專利,讓推廣活動沒有阻礙

根據 Wiki 百科對於倉頡輸入法的描述:

1982年,朱邦復登報公開放棄倉頡輸入法專利權,並且極力推動電腦漢化。現今大部分作業系統,甚至一些電子辭典皆附有倉頡輸入法,正體中文鍵盤也大多印有倉頡輸入法的字根。在正體中文世界裡,倉頡輸入法是極普及的形碼輸入法。

國家教育研究電子報,第33期 2012-02,教育科技的專利與普及一文,朱麒華副研究員也有提到:

民國71年11月27日經濟日報有一個版面很小的報導,但它的影響力卻無遠弗屆。『…朱邦復及施振榮鑑於倉頡字母輸入法應屬文化資產,決定放棄所有權,公諸整體資訊業採用,…』當時朱先生為零壹電腦公司負責人,施先生為宏碁公司總經理,兩人為了促成中文資訊的的標準化,放棄專屬權利,讓大家都可以使用倉頡輸入法來輸入中文。

技術優勢:速度快、可輸入全部中文

  • 單字輸入速度快:倉頡是「形碼輸入法」,每個字通常 2–5 鍵就能打出來,熟練者每分鐘上百字不是問題。
  • 字庫完整:不像注音輸入法只能輸常用字,倉頡可以輸入幾乎所有中文字,包括生僻字、專有名詞。
  • 避免同音字困擾:中文同音字太多,注音/拼音輸入常需要選字,倉頡則是「一碼一字」,效率更高。

時代背景:DOS/中文系統盛行

  • 在 DOS 時代 (1980s–1990s),主流中文系統(倚天中文、國喬中文、零壹中文)幾乎都內建倉頡輸入。
  • 電腦教室、打字班、補習班普遍教倉頡,很多人是「上電腦課」時直接學倉頡。
  • 出版、報社、公家單位大量使用倉頡輸入法,成為「職場標準技能」。

政策與教育推廣

  • 朱邦復將倉頡授權免費給政府單位與教育體系使用,普及速度非常快。
  • 教育與考試支援:很多學校開課教倉頡,甚至部分公務員考試規定需會倉頡。
  • 台灣政府電腦化政策:1980s–1990s 的資訊教育普及,倉頡被當成「正式中文輸入方案」。

軟硬體廠商的支持

  • 電腦廠商(如宏碁、佳佳)在出貨的電腦中,內建倉頡。
  • 軟體廠商(像倚天中文系統)都把倉頡當作主要輸入法。
  • 印表機、字型廠商也支援倉頡碼表,便於排版印刷。

上一篇
UNIX 工作站如何執行中文系統?
下一篇
你用過的第一套中文系統是?
系列文
全字庫與中文系統常識簡介10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