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10 年發表的工作中,Lyubashevsky, Peikert, 和 Regev [LPR10] 引入了環-LWE,這是誤差學習的基於環的類比,並證明了下面描述的硬度定理。(Stehlé 等人 [SSTX09]) 的一項同時且獨立的工作也考慮了對於形式為 (n 是 2 的冪)的環的環-LWE 特殊情況,並證明了較弱的結果,例如,它缺少對判定形式的硬度證明)。
在處理環-LWE之前,需徹底理解與環-SIS相關的定義和問題。
定義
環-LWE 由一個在 上度為 n 的環 R、一個定義商環
的正整數模數 q,以及一個在 R 上的誤差分佈 χ 來參數化。通常,取 R 為一個分圓環,而 χ 是在 R 的典範嵌入下的某種離散化高斯分佈,可以粗略地認為其相對於 q 具有「誤差率」
。
定義 13.1 (環-LWE 分佈)
對於稱為秘密的 ,在
上的環-LWE 分佈
是通過均勻隨機選擇
,選擇
,並輸出
來取樣。
注意到,在 [LPR10] 的環-LWE 分佈的原始定義中,秘密 和有噪聲的乘積
實際上屬於
,其中 R∨ 是與 R 對偶的某個分式理想(fractional ideal)。事實證明,當在 R 的典範嵌入中使用(近)球形誤差((near-)spherical errors)
時,這是硬度證明和密碼學應用的正確定義,這種誤差最容易分析和推導尖銳的界限(詳見 [LPR10, Section 3.3] 和 [LPR13])。上面定義的問題的形式(其中
) 可以簡單地通過將
和
乘以某個「調整」(tweak)因子 t(其中
)從剛才描述的版本獲得:
注意,這產生了誤差 e 的一個「調整過的」、可能非球形的分佈 χ。然而,這兩種問題形式在計算、應用、分析等方面是完全等價的,因為調整是可逆的。(在 [DD12] 中描述了用 R 替換 R∨ 的另一種方法,但它會招致一些計算和分析上的損失,因為它不是可逆的。)
R-LWE 問題的判定版本是區分環-LWE 樣本和均勻隨機樣本。像往常一樣,也用可用樣本的數量 m 來參數化這個問題,有時不指定它。
定義 13.2 (判定-RR- )
給定 m 個獨立樣本 ,其中每個樣本根據以下之一分佈:(1) 對於均勻隨機的
(對所有樣本固定)的
,或 (2) 均勻分佈,區分是哪種情況(以不可忽略的優勢)。
與 LWE 一樣,沒有誤差時環-LWE 問題是容易的,因為在情況 (1) 中,如果給定一個樣本 且
是可逆的(
的大多數元素都是),有
,而在情況 (2) 中,幾乎永遠不存在一個單一的 s 與所有樣本一致。類似地,環-LWE 有一個標準形式(normal form),其中秘密 s 是從誤差分佈(模 q)中選擇的,而不是均勻的。
環-LWE 的主要優勢是其緊湊性和效率:每個樣本 產生一個 n 維的偽隨機環元素
,而不是像在 LWE 中那樣只產生一個單一的偽隨機純量
。此外,使用類似 FFT 的技術,環乘法可以在僅擬線性
時間內執行,因此可以在每個僅
攤銷時間內生成這些 n 個偽隨機純量。例如,這一切都產生了一個公鑰加密方案,其在加密/解密時間和密文空間上僅有
因子的開銷,相對於明文傳送。
與 LWE 的關係
理解 LWE 和環-LWE 之間的代數相似性和差異是有幫助的。正如(環)SIS 一樣,一個具有隨機 的單個環-LWE 樣本取代了具有隨機
的 n 個 LWE 樣本。因此,環-LWE 可以被視為具有「結構化」(相關)樣本的 LWE 的特殊情況。
用抽象代數術語來說,在 LWE 中,秘密 s 和隨機 是
的元素,被視為一個 Z-模,並且它們使用Z-雙線性內積
相乘。相比之下,在環-LWE 中,秘密 s 和隨機
是
的元素,被視為一個 R-模,並且它們使用
中的標準R-雙線性乘法相乘。
硬度
與 LWE 類似,環-LWE 享有最壞情況硬度保證,這裡非正式地陳述如下:定理 13.3 ([LPR10])。 對於任何 m=poly(n),度為 n(在 Z 上)的分圓環 R,以及模數 q 和誤差率 α<1 的誤差分佈 χ 的適當選擇,求解 R-LWE q,χ,m 問題至少與量子求解在 R 中任意理想格上的 SVPγ 問題一樣困難,其中某個 γ=poly(n)/α。
請注意,與 LWE 一樣,近似因子 γ 隨 χ 的誤差率 α 的倒數變化。然而,與 LWE 不同的是,因子 γ 也隨著樣本數量 m 的增加而輕微變差。這種變差可能是證明技術的一個假象,無論如何,它可以通過從某個族中隨機選擇誤差分佈本身來避免。詳見 [LPR10] 的主要定理。
如上所述,在上述定理中,誤差分佈 χ 的精確形式有些微妙,因為它依賴於典範嵌入以及將 R∨R∨ 轉換為 RR 的「調整」因子(當使用定義 4.4.1 中的問題形式時)。特別是,誤差項 e←χ 的 Z-係數在 R 的任何 Z-基底中不一定是獨立的,但在適當的基底選擇下仍然可以非常高效地取樣。完整細節見 [LPR10, LPR13]。
上述定理分兩部分證明:首先,使用量子歸約證明環-LWE 的搜尋版本(即從 As,χ 給定許多樣本恢復秘密 s)至少與 SVPγ 一樣困難。證明的這部分實際上適用於數域的任何代數整數環 R(不僅僅是分圓環)和任何足夠大的模數 q。然後,使用一個經典的搜尋到判定歸約(search-to-decision reduction)來證明判定版本至少與搜尋版本一樣困難。證明的這部分依賴於分圓環和模數 q 的形式的額外代數性質,即分圓環在有理數上是伽羅瓦(Galois)的,並且 q 在 R 中分裂為不同小範數素理想的乘積。
推廣
Brakerski, Gentry, 和 Vaikuntanathan [BGV12] 引入了廣義環-LWE 問題 (RR-GLWE),它本質上在 LWE 和環-LWE 之間插值:秘密是一個環元素的向量 s∈Rqk,而 GLWE 樣本的形式為(a,b)∈Rqk×Rq,其中要麼 b=⟨s,a⟩+emodq(對於 e←χ),要麼 b∈Rq 是均勻隨機的。對於 R=Z,這特化為 kk 維 LWE k,q,χ 問題,而對於 k=1,它特化為 R-LWE q,χ。推廣定理 13.3,Langlois 和 Stehlé [LS15] 證明了 R-GLWE 至少與量子近似求解所謂模格(module lattices)上的最壞情況格問題一樣困難,模格是對應於 R-模 M⊆Rk 的格
參考資料:
[LPR10] V. Lyubashevsky, C. Peikert, and O. Regev. On ideal lattices and learning with errors over rings. Journal of the ACM, 60(6):43:1–43:35, November 2013. Preliminary version in Eurocrypt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