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5
0
生成式 AI

30 天生成式 AI 工作流:社群經營者的自動化實戰系列 第 15

Day 15|從工廠線到創作坊:n8n初階學習小結

  • 分享至 

  • xImage
  •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13/20178495DAgA91v52l.png

工具不是主角,人與工具的互動才是靈魂所在。

從Day 1到現在,我們已經走過了一段不短的旅程。

從心理建設、架設環境、到建立第一條自動化流程,甚至玩過幾個以「網頁資料獲取」為主題的小工作流。

到目前為止,我們其實已經摸清了 n8n 工作流的骨架:由觸發、資料傳遞、執行 三個階段環環相扣而成。

舉個Day 14的例子:我們用外部的 MCP 客戶端觸發 n8n 工作流,傳入資料,再觸發下一條工作流,最後把結果寫進 Notion。這一連串流程,就像把資料一路從門口送進來,再包裝後送出門。


🧩 n8n 節點四大類

為了更清楚理解 n8n,我們可以從「節點(Node)」的分類來看整個系統的邏輯。

n8n 的節點分為四大類:

  • (APP)Trigger Nodes
  • (APP)Action Nodes
  • Core Nodes
  • Cluster Nodes

前兩者是與外部 App 連結的節點;第三類是 n8n 的核心工具;第四類是專為 AI 而設計、需要多節點協作的節點。


(APP)Trigger Nodes|由外而內,啟動流程

這類節點是當外部APP發生某件事時,就觸發 n8n 的工作流。

  • 例如:「Notion 有一筆資料更新 → 啟動 n8n 流程」
  • 又或是:「Discord 收到訊息 → 啟動 n8n 流程」

目前我們還沒使用過這類(APP)Trigger 節點,我們用過的 「Manual Trigger」「Chat Trigger」「MCP Server Trigger」 等節點,其實是屬於 Core Nodes,但也能做到「被觸發」的效果。

💡 小知識:

若某個 App 沒有專屬 Trigger Node,只要它支援 Webhook 或 MCP Client,一樣可以用 Core Nodes 裡的工具來獲取資料觸發工作流。


(APP)Action Nodes|由內而外,執行外部工具

這類節點是n8n 執行外部 App 的指令

像我們 Day 13、Day 14 用的 Notion 節點,就是這類 Action Node。

另外我們也曾使用 HTTP Request 和 MCP Client 節點來呼叫 Jina AI,雖然它們屬於 Core Nodes,但功能與 Action Nodes 相似。

💡 小知識:

若某 App 沒有專屬 Action Node,只要它提供 API 或 MCP Server,一樣可以用 Core Nodes 裡的工具呼叫它的服務。


Core Nodes|n8n 的核心工具箱

這是 n8n 內建的核心節點群,像是:

  • 觸發流程(Manual Trigger、Chat Trigger…)
  • 呼叫 API(HTTP Request、MCP Client…)
  • 資料解析(如 Extract HTML Content
  • 邏輯判斷、資料聚合/分割、簡易程式碼等資料處理工具

未來我們會用到更多 Core Nodes 來做資料流的加工處理,這才是 n8n 能力的精華所在。


Cluster Nodes|給 AI 用的「多工具協作」節點

Cluster Nodes 是專門為 AI 設計的節點群,因為 AI 任務通常需要多種工具搭配使用。

它們分成兩類:

  • Root Nodes:如 Information ExtractionAI Agent
  • Sub-nodes:必須搭配 Root Nodes 使用的輔助工具,如 Google Gemini Chat ModelSimple Memory

這類節點讓我們能打造具備記憶、推理、資料抓取等能力的 AI Agent。


🤖 要不要用第三方工具?要不要用 AI?

理解節點分類後,我們也能回顧一下前面實作的經驗。

  • Day 8、Day 9:完全靠自己組 HTTP Request+HTML 節點解析資料。
    • 優點:不靠外部工具,穩定可控
    • 缺點:需有技術力,部分網站無法抓取
  • Day 11:使用第三方 API(Jina AI)完成解析。
    • 優點:不需技術力,功能強大
    • 缺點:要付費、要懂 API 規範,還要設定繁瑣的憑證(Credentials)
  • Day 10、Day 12:使用 AI 自動處理資料。
    • 優點:不需技術力,彈性超高
    • 缺點:結果不可控、需要付大量 LLM 費用

用表格整理會更清楚:

使用方式 技術門檻 能力上限 成本 成果穩定度
不使用第三方工具 有限 低(只花自己時間) 高(自己掌控流程)
使用非 AI 第三方工具 中等 中(API 服務費) 中(看 API 穩定度)
使用 AI 工具 很高 高(LLM 費用) 低(結果不可控)

就像經營一家公司:

  • 要不要外包(第三方工具)? → 會省力但要花錢,還要承擔品質風險
  • 要不要用聰明員工(AI)? → 有創意但可能不聽話,容易產出奇怪結果

📌 小結

n8n 雖然是一款「自動化流程工具」,但它絕不是冷冰冰的工廠生產線,它更像是個創作坊,你可以自由選擇要不要導入外部工具、要不要加上 AI,來打造屬於自己的「智慧工作團隊」。

目前為止,我們的練習大多以「網頁資料抓取與解析」為主,介紹了各種觸發與執行節點,也比較了是否使用第三方工具、AI 工具的優缺點。

但光靠「觸發→執行」其實還看不太出 n8n 的強大之處,真正的魔法在於「資料流處理與串接」,這也是我們接下來要進入的新篇章。


✍️ 小作業

n8n 官方提供了一份線上文字課程(課程連結),分為兩個等級(Level 1 / Level 2),並有認證制度:

  • Level 1:基礎概念、介面操作、基本工作流實作
  • Level 2:進階資料處理、JavaScript 腳本運用

目前我們已經涵蓋了 Level 1 超過一半以上的內容,甚至在 AI 部分超前許多。

📌 建議你現在就嘗試挑戰 Level 1 認證,

複習之前內容的同時,也能補足許多我們沒細講的小技巧。


交流

我建立了一個行銷技術交流群,專注討論 SEO、行銷自動化等主題,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加入交流。

掃QR Code 或點擊圖片加入

https://ithelp.ithome.com.tw/upload/images/20250901/20178495xURUZaqziV.jpg


上一篇
Day 14|讓 AI 來用你的工具:把 n8n 工作流變成 MCP 服務
下一篇
Day 16|資料獵人養成記(0):打造你的第一條「爬蟲生產線」 🕸️
系列文
30 天生成式 AI 工作流:社群經營者的自動化實戰16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