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0
0
生成式 AI

智能創作的未來探索系列 第 1

生成式 AI 的起源與發展歷程

  • 分享至 

  • xImage
  •  

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是一種能自動創造新內容的人工智慧技術,它不僅能產生文字,還能生成圖像、音樂甚至影片。生成式 AI 的概念早在 1950 年代就已萌芽,當時的研究多集中在規則式程式與簡單的自動生成算法。然而,受限於運算能力與數據量,早期生成模型的表現較為粗糙,難以產生高品質的創作內容。

隨著深度學習技術的興起,特別是神經網路的發展,生成式 AI 得以快速進步。2014 年,生成對抗網路(GA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問世,這種架構利用兩個神經網路相互對抗——生成器負責創造內容,判別器負責判斷真偽,兩者互相優化,使生成內容的品質大幅提升。此技術在圖像生成、藝術創作、虛擬場景建模等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同時,自然語言生成(NLG, Natural Language Generation)也取得顯著成果。OpenAI 的 GPT 系列模型自 2018 年起逐步推出,透過大規模語料訓練,能生成流暢、具邏輯的文章和對話,應用於客服、內容創作及教育等多個領域。生成式 AI 的進展不僅體現了技術能力,也帶來倫理與社會討論,例如內容真實性、版權與偏見問題,這些議題將伴隨技術進一步發展而持續受到關注。

總結來說,生成式 AI 從早期規則式算法到深度學習驅動的現代模型,經歷了長足的技術演進。它不僅改變了創作方式,也重新定義了人類與 AI 共同創作的可能性,為未來的智慧創意領域開啟了無限想像。


下一篇
GPT、DALL·E 與 Stable Diffusion
系列文
智能創作的未來探索3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