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 AI 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許多代表性的模型,它們各自專注於不同的生成任務,從文字到圖像,甚至跨足多模態應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模型包括 GPT 系列、DALL·E 以及 Stable Diffusion。
首先,GPT(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 是由 OpenAI 所開發的自然語言生成模型。它基於 Transformer 架構,透過龐大的語料庫進行訓練,能夠理解並生成自然語言。從 GPT-2 到 GPT-4,模型的表現持續提升,能生成流暢、邏輯嚴謹的文章,應用於聊天機器人、文章撰寫、程式碼輔助等多種場景。
接著是 DALL·E,這是一種能將文字轉換為圖像的模型。使用者只需輸入簡單的文字描述,例如「一隻戴著墨鏡的貓在沙灘上」,模型就能生成相應的圖片。DALL·E 不僅展現了 AI 在圖像生成上的強大能力,也引發了人們對於藝術設計與創作的全新想像。
另一個重要模型是 Stable Diffusion,它屬於擴散模型的一種,能透過逐步去除隨機噪聲的方式生成高品質圖像。與 DALL·E 相比,Stable Diffusion 更強調開源性與可控性,因此在設計領域、遊戲產業及個人創作者社群中廣泛應用,並促進了生成式 AI 的民主化發展。
綜合來看,GPT 著重於文字生成,DALL·E 與 Stable Diffusion 則在圖像生成領域展現實力,三者共同構築了生成式 AI 的核心應用版圖,並成為未來跨模態創新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