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需要談這題?
大家都在用,但「怎麼看待它」差很大。有人把它當魔法,有人嫌它愛胡扯。若沒有共同觀念框架,討論成本很高、落地更難。
什麼是生成式 AI?(白話版)
不是在「理解世界」,而是在根據上下文,預測下一個最合理的詞。它像超會續寫的寫手:速度快、風格像,但不是親身經驗。
常見情境
行政書寫:摘要、改寫、統一口吻
知識整理:粗篩資料、產出初稿
客服輔助:草擬回覆、標準化格式
常見誤解
「它懂我」→ 其實是擅長模仿語用模式
「會就永遠會」→ 表現是機率,有時超神、有時失手
如何正確看待(觀念)
把它定位成「減負工具」,先清 30% 重複腦力活
用流程設計兜住風險:人審、核對、留軌跡
小結
別神化、也別妖魔化。先定義問題,再選用法,收益就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