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們問AI問題,他給的答案很機械式就像是直接從字典把字複製下來一樣,
但如果換個方式,在問問題前提出要求讓他角色扮演,給出的答案會大不同,
下面用三個例子讓AI扮演老師、顧問和專家
來看看這三種角色會給出哪種類型的回答
⸻
1.讓AI扮演老師
「如果我們只是直接的和AI提問什麼是機率」
雖說是正確的答案,但對於初學者來說不太能幫助理解
但如果是說
「請你扮演高中數學老師,用生活例子解釋「什麼是機率」」
AI就會給出貼近生活的例子方便理解
⸻
2.讓AI扮演顧問
如果直接和AI提問說
「我應該讀研究所 還是直接去工作?」
AI只會大概率會回答說
這取決於你 兩種選擇都有好處與壞處
這種打太極式的回覆,並沒有實際回答問題
但如果是問
「請你扮演職涯顧問
幫我分析「讀研究所」和「直接工作」的利與弊
從時間成本、金錢回報、職涯路徑三方面來比較。」
(可以的話再附上自己猶豫掙扎的點)
AI就會從這三方面結合你的狀況作出分析
⸻
3.讓AI扮演專家
如果直接問AI
「SQL Injection 是什麼?」
AI就不會深入探討最重要的程式碼範例,會偏向著重在講解定義層面的話題
但如果是提問說
「請你扮演資安專家,幫我解釋 SQL Injection 的原理,並提供程式碼範例與防禦方式。」
AI就會詳細介紹程式碼,從不安全範例到安全範例,還有Python + SQLite 範例和防禦SQL Injection方法
⸻
總結:在問問題前加上「請你扮演 XXX」這種角色設定的請求,就能讓AI的回答更符合想要的答案
想要更好去理解 → 請AI扮演老師
想要比較和分析 → 請AI扮演顧問
想要技術有深度 → 請AI扮演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