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6
1
佛心分享-IT 人的工作軟技能

資深工程師的軟實力修煉:從程式碼到影響力的 30 堂課系列 第 6

第 6 天: 非暴力溝通:如何用「觀察、感受、需要、請求」來處理團隊衝突

  • 分享至 

  • xImage
  •  

在團隊協作中,技術觀點上的分歧和溝通誤解在所難免。當衝突發生時,我們常常傾向於指責對方或辯解自己,這只會讓情況惡化。

非暴力溝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NVC)提供了一個強大的框架,它能幫助我們在充滿情緒的環境中,保持理性與同理心,將衝突從一場零和遊戲,轉變為一次共同解決問題的機會。

非暴力溝通的核心有四個步驟:觀察、感受、需要、請求


情境:一次 Code Review 的衝突

在 Code Review 中,你對同事 A 的程式碼提出了意見:「這段程式碼的寫法很糟糕,導致效能很差。」

同事 A 回應:「我不覺得有問題,你是不是對我的程式碼有意見?」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衝突情境,雙方都陷入了情緒的泥沼,無法進行有效的技術討論。

而我們可以用非暴力溝通的四個步驟來重塑這段對話。

步驟一:觀察 (Observation)

定義: 客觀地描述事實,不帶任何評價或判斷。

錯誤的觀察: 「你的程式碼寫得很爛。」
這句話帶有強烈的主觀判斷,容易引發對方的防禦心。

非暴力溝通的觀察: 「當我看到你的 component 會在狀態更新時 re-render 數次,我感到很驚訝。」
這句話只是陳述一個可測量的客觀事實,不涉及對個人能力的評價,也避免了情緒上的衝突。

步驟二:感受 (Feeling)

定義: 誠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而不是觀點或想法。

錯誤的感受: 「我覺得你不尊重我提出的意見。」
這是一個想法,而不是感受。它將責任推給了對方。

非暴力溝通的感受: 「當這 component 會在狀態更新時 re-render 數次時,我感到焦慮。」
這是一個純粹的個人感受。當你分享自己的感受時,是在邀請對方理解你的情緒,而不是向他們發出挑戰。

步驟三:需要 (Need)

定義: 達利你感受背後的核心需求,這是驅動所有行為的根本原因。

錯誤的需要: 「我需要你接受我的建議。」
這是一個針對對方的「請求」,而非自己的「需要」。

非暴力溝通的需要: 「我感到焦慮,因為我需要確保這個功能的穩定性。」
這裡的需要是「穩定性」,這是一個共同的目標,與程式碼寫法無關。

步驟四:請求 (Request)

定義: 提出具體、明確的請求,讓對方知道可以如何幫助你。

錯誤的請求: 「你必須重寫這段程式碼。」
這是一個命令,而非請求。它會讓對方感到被控制。

非暴力溝通的請求: 「你是否願意花 15 分鐘,和我一起討論這個函式的優化方案?」
這是一個具體的行動請求。它給予了對方選擇的權利,也展現了你願意共同解決問題的誠意。


總結

非暴力溝通不是一種軟弱的表達方式,而是一種強大的同理心工具。它將溝通的重心從「誰對誰錯」,轉移到「我們的共同目標是什麼」。

在下次的團隊衝突中,試著停下來,用這四個步驟來拆解你的想法,你會發現,許多原本僵持不下的局面,都能因為更深層的理解和溝通而迎刃而解。


上一篇
第 5 天: 技術選型:從技術、業務、團隊三個維度,做出最優的技術決策。
下一篇
第 7 天: 所有軟實力,都是為了建立團隊的「信用」
系列文
資深工程師的軟實力修煉:從程式碼到影響力的 30 堂課10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