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20
0
生成式 AI

團隊 AI 運維手冊:System Prompt 的設計、部署與維護系列 第 20

Day 20|衝突解決:當團隊對 System Prompt 規範有分歧時

  • 分享至 

  • xImage
  •  

即使 System Prompt 經過層層優化,最難解的問題往往不是技術本身,而是「團隊共識」。今天的主題,就是如何處理命名風格、測試策略、格式偏好等衝突問題,讓 System Prompt 成為真正服務團隊的工具,而不是紛爭的根源。

一、常見衝突情境與影響

類別 常見分歧 對 AI 輸出的影響
命名風格 camelCase、snake_case、UPPER_CASE 命名混亂,程式碼不一致
測試風格 TDD vs 傳統測試,測試 coverage 標準不同 有的功能有測試,有的沒有
語法偏好 單引號 vs 雙引號、逗號有無 格式不一致,PR review 難以統一
工具支援 Claude vs Cursor 解析規則不同 寫法在不同 AI 工具下產出不同結果

二、制度化解法:建立規範變更與共識流程

System Prompt 是「團隊協作語言的協議書」,每一次變更都應有流程可循

推薦流程:Proposal → 試點 → 衡量 → 決議 → 實施

步驟 說明
提案 任一成員提出動機、預期效益與影響範圍
試點 對小範圍專案或任務進行 A/B 測試驗證成效
衡量 收集數據:規範遵守率、PR 審核輪數、Bug 數
決議 由小組投票、共識或 Tech Lead 仲裁
實施 更新 CLAUDE.md、.cursorrules,並通知成員同步
觀察期 新條款預設觀察 2 週,期間可快速回退

三、條款分級與分層:避免風格戰爭

System Prompt 並非只有一種真理,而是「團隊最能維持一致的做法」。

條款分級(Level)

  • enforce: 強制執行(安全性、測試覆蓋等)
  • prefer: 建議採用(命名風格、格式偏好)
  • experimental: 試驗階段,不納入一致性評估

分層載入(Base vs Local)

# frontend/.cursorrules
@import ../../shared/prompts/base/core.md        # 基礎一致性
@import ./local/overrides.md                     # 團隊/個人偏好

允許個別專案保留偏好差異,但不影響主體風格一致性。

四、技術落地:自動偵測與 A/B 驗證

工具支援:prompt-lint

npx prompt-lint ./shared/prompts

輸出例:

[WARNING] Conflict: 'snake_case' in backend conflicts with 'camelCase' in shared rules.

A/B 測試設計

指標 說明
一致性分數 靜態分析與 Code Review 的準則符合度
PR 修改輪數 平均一個功能所需的編輯次數
缺陷率 合併後出錯比例或 Hotfix 數量
開發 Lead Time 開工到合併的平均工作日

五、決策與紀錄模板

CLAUDE.md 記錄範例

# Proposal: 調整命名規則(RFC-2025-09-20-01)
- Motivation: 提升跨端一致性,減少 AI 命名混用
- Scope: frontend/backend 共用 module
- Metrics: ConsistencyScore>=0.85, ReviewRounds<=2
- Result: Accepted
- Rollback: 可退回至 v1.3,觀察期兩週

## Enforce
- 變數與函式命名統一 camelCase(except for DB layer)

## Prefer
- React Component 檔案採用 PascalCase 命名

## Evidence
- PRs: #1234, #1240
- Test Report: /reports/2025w38-naming.html

六、應對實務:衝突類型與處理建議

衝突類型 處理建議
命名衝突 Enforce 一致性規則,再依技術棧 override
格式爭議 提為 prefer 條款,交由 linter 實作
工具支援差異 針對 Claude / Cursor 分別測試輸出行為
偏好爭議 設為 experimental 條款,觀察期後決議是否納入

七、最佳實踐與建議

  1. 制度透明化:讓每一條 Prompt 條款都有源頭與追溯紀錄
  2. 實驗化爭議條款:小範圍試行,避免一次性壓倒性更動
  3. 條款可回退:為每一條變動設計觀察期與 rollback 條件
  4. 規範可分層:共同維護的 base + 團隊可選的 overrides
  5. 技術與數據先行:避免個人主觀偏好主導團隊風格

結語

System Prompt 並不是完美規範的追求,而是為了協作而存在的實用協定

當面對分歧與風格戰爭時,不要以爭論取代共識建立,用實驗數據說服、用流程制度落地、用版本與條款等級控管差異,才能讓 System Prompt 成為「加速團隊」而非「拖慢節奏」的工具。


上一篇
Day 19|性能調校:讓 System Prompt 反應更準確
下一篇
Day 21|進階技巧:System Prompt 的情境化與動態調整
系列文
團隊 AI 運維手冊:System Prompt 的設計、部署與維護24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