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6
0
生成式 AI

Good Vibes Only! 從0開始學生成式AI的30天!系列 第 7

快速打造屬於你的 AI 工作流程(AI Stack 示範)- Day 7

  • 分享至 

  • xImage
  •  

— 從行銷企劃人的視角,讓 AI 成為你的職場助攻

生成式 AI 不只是「問答神器」,它能被整合成一條高效率的 AI 工作流程(AI Stack),幫助我們在行銷、企劃、資料分析,甚至創業規劃中更快完成任務。以下分享一個我親自實測的流程,適合初學者快速上手。


AI Stack 三層架構示範

1. 靈感與創意生成層

  • ChatGPT / Claude / Gemini:快速產生文案草稿、標題、企劃概念。
  • Notion AI:整理會議筆記、自動產出 To-Do List。
  • Vibe Coding:用直覺描述需求(如「幫我做一個用 Python 畫出折線圖的小工具」),直接獲得程式骨架。

2. 資料與媒體加工層

  • Gemini:生成活動視覺或社群素材。
  • Canva:影片去背、風格轉換。
  • Excel + AI Plugin:資料清理、公式自動化。

3. 自動化與部署層

  • Zapier / Make:將不同工具串接,如自動把 AI 產出的內容發到 Slack。
  • Streamlit / Gradio:快速把 AI 功能包成小型 Web App。
  • GitHub Copilot/Claude:程式碼補全與除錯加速器。

快速入門步驟

  1. 確定目標:明確定義你要解決的工作痛點(如:行銷素材產出速度慢)。
  2. 挑選核心工具:每層只需一個起步,避免堆砌過多平台。
  3. 先搭雛形:用 Vibe Coding 與 ChatGPT 建立一個最小可行流程(MVP)。
  4. 持續優化:根據使用情境微調自動化流程,逐步擴展。

經驗分享

在策劃年末尾牙提案時,我透過:

  • ChatGPT 生成初稿 →
  • Canva 製作提案情緒版 →
  • Make 將資料同步到 Notion 與 Excel →
  • Streamlit 打包一個互動式視覺化工具,
    整個流程從以往的 3 天縮短到不到 1 天完成,並且團隊回饋「產出質量反而更高」。

#生成式AI #AI工作流程 #AIStack #自動化 #生產力提升 #VibeCoding #iThome鐵人賽


上一篇
常用生成式 AI 平台與工具比較(ChatGPT、Claude、Gemini、Grok、Perplexity)— Day 6
下一篇
用生成式 AI 擷取洞察 — 從資料到決策 - Day 8
系列文
Good Vibes Only! 從0開始學生成式AI的30天!8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