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我們的目標是什麼嗎!
設計一組能夠記錄「待辦功能」的 API。
1. 路徑規劃
2. 需求解析
3. 回應結構
這三項是三大重點。
而專案的主要需求是
建立一組 RESTful API,支援對「待辦事項」進行 新增、修改、刪除、檢視 (CRUD) 操作。此 API 將成為後端服務的基礎,可被前端(Web / App)呼叫。
如果我們直接把這段需求描述喂給GanAI 會得到什麼內容呢?另外接下來的結構會比較龐大,你可以選一個你想要的語言優先實作,這樣會比較容易感受。
我這裡選擇採用 Golang 作為這次優先開發的語言,也藉著因為不熟悉Golang 來探索以及面對未知的語言會有哪些想法出現。
首先第一次下 prompt,如果沒有指定語言,會依照目前專案內的檔案,進行實作,因為沒有「約束」所以會非常的發散,於是這次下的 prompt 會是
請針對Golang 進行需求開發。
建立一組 RESTful API,支援對「待辦事項」進行 新增、修改、刪除、檢視 (CRUD) 操作。此 API 將成為後端服務的基礎,可被前端(Web / App)呼叫。
如此一來會生成一票針對這樣描述的程式碼在 go的檔案中。
身為這個語言不熟的我們怎麼確保生成的內容是我們需要的呢?,雖然 GenAI 也是很棒的幫我們生成了「測試檔」,但這個球員兼裁判的內容真的能放心使用嗎?
這個也不是,那個也不行?我還是關掉瀏覽器洗洗睡好了...
別急~,還記得「約束」GenAI 給的內容嗎?我們換個內容跟它溝通看看
請針對Golang 進行需求開發。
建立一組 RESTful API,支援對「待辦事項」進行 新增、修改、刪除、檢視 (CRUD) 操作。此 API 將成為後端服務的基礎,可被前端(Web / App)呼叫。
**遵循**:請結構化CRUD,讓接手的工程師可以快速理解演算法邏輯
**遵循**:請每一段加上註解,來解釋”意圖“
我們把這次的 prompt 在餵給 GenAI 看看,會是什麼結果。
不錯!至少有部分內容已經開始看得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