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猿把一位程序猿叫進房間,因為智慧蕉倉的庫存又對不攏了!於是管理猿在黑板上寫下問題,然後指著程序猿說:「這個問題,你想清楚就好!」
這已經是本月第三次,儀表板上的香蕉數量和實際庫存對不上,負責派送的服務猿快被憤怒的猴群淹沒,評審猿的臉色也越來越難看。
一句話,就把一個複雜的系統性問題,變成程序猿的責任。
程序猿感到一股巨大的壓力。他知道問題絕不單純,但指令如此也只能獨自展開調查。程序猿像一個偵探,開始拼湊散落在各處的線索:
程序猿終於得出了結論:這根本不是一個 Bug,而是至少牽涉到操作流程、硬體 API 和歷史技術債三個層面的系統性問題。
程序猿拿著這份詳盡的調查報告,再次找到管理猿,希望能組織一場跨團隊會議,共同解決這個盤根錯節的問題。
管理猿聽完後,眉頭緊鎖,開始了一段堪稱藝術的「問 A 答 B」式對話:
程序猿:「老闆,這需要操作猿和神臂團隊一起參與」
管理猿:「你要對自己的工作有 ownership!」(用 C 解釋 B)
程序猿: 「但 API 的規格需要修改」
管理猿: 「年輕猴子不要總想著搞個大新聞,先把手上的事做好。」(問 A 答 B)
管理猿低估了真正解決問題所需要的溝通成本和時間,他不願意去改變或推動,只想用一次「打罵式」的指令解決事情。
這個指令或許能暫時讓他對評審猿有個交代,卻徹底傷害了程序猿的情感和工作動機。
建立一個互信的團隊,需要所有猴子共同的努力與溝通,就像情侶在一起,需要兩個人都同意。但摧毀這份信任,只需要單方面的決定。
一句「你想清楚就好」,看似是賦權,實則是推卸責任。它傳達的潛台詞是:「這是你的問題,不是我的」、「我不想花時間理解複雜性」、「如果失敗了,就是你沒想清楚」。
這份壓力,足以讓任何一隻有熱情的猴子,決定單方面「分手」,離開這個團隊。
當一個問題反覆出現時,領導者的責任也許不是去找到該被責備的那隻猴子,而是去審視產生問題的這片叢林。
一個只會說「你想清楚就好」的管理者,其實是在承認:「對於這個系統,我已經想不清楚了。」當你努力想解決一個系統性問題時,聽過最讓你無力、最讓你傻眼的回覆是什麼?
留言分享你的經歷,讓我們知道,我們都不是唯一一隻在那片檳榔園裡被要求找香蕉的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