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讀到的是三章相連的「修身之道」:
謙遜,不自我張揚(24 章)
沉穩,安定不躁(26 章)
善用人才與資源(27 章)
合在一起,其實是老子給職場與人生的三個提醒:
不要急著爭,穩住才能立,懂得善用他人與資源,才能成就更大的局面。
其中一句「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特別讓我停下來思考。表面看不懂,但細想後發現,它說的是一種無形卻堅固的力量:真正的合作,不靠外在規則與約束,而是建立在信任與默契上。這種無形的約束,比任何條文或規則都更牢固。
通行版 第 24-26-27 章: (25排在明天寫)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本,躁則失君。
善行無轍迹,善言無瑕讁;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帛書版 第六十六章 弗居 / 第七十章 輜重 / 第七十一章 曳明:
炊者不立 自視者不彰 自見者不明 自伐者無功 自矜者不長
亓在道也 曰餘食贅行 物或惡之 故有欲者弗居
重爲巠根 清爲趮君
是以君子眾日行 不離亓甾重
唯有環官 燕處則昭
若若何萬乘之王 而以身巠於天下
巠則失本 趮則失君
善行者無轍跡 善言者無瑕適 善數者不用檮策 善閉者無關籥而不可啟也 善結者無纆約而不可解也
是以聖人恆善救人 而無棄人 物無棄財 是謂曳明
故善人 善人之師 不善人 善人之齎也
不貴亓師 不愛亓齎 唯知乎大眯 是謂眇要
第 24 章:謙遜自守
凡是抬高自己的人站不穩,跨大步的人走不遠。愛顯耀的人反而不明,固執己見的人不受人尊重,自誇的人沒有真功,自傲的人難以長久。這些都是「多餘的表現」,所以真正懂道的人不會這樣做。
第 26 章:穩重為本
沉重是輕浮的根本,安靜是躁動的主宰。聖人即使處在榮華,也保持安定;即使權勢萬乘,也不讓自己變得輕佻。因為輕浮會失去根本,躁動會失去主宰。
第 27 章:善於運用
最高明的行走不留痕跡,最高明的言語無可挑剔。善於計算的不必靠工具,善於關閉的不用鎖卻不可開,善於繫結的不必繩索卻不可解。聖人懂得善用人與物,所以不會輕易放棄任何一個人、任何一樣東西。善人是壞人的老師,壞人是善人的資糧。若不懂珍惜,就算再聰明也會迷失,這才是真正的奧妙。
在一家快速成長的公司裡,幾個主管都在角逐升遷機會,氣氛緊繃,每個人都想證明自己。有人常在會議上搶著表現,把自己的貢獻講得天花亂墜,卻讓團隊漸漸產生反感。
反觀另一位主管,從不急著爭搶功勞,開會時反而靜靜聽大家的意見,最後總能抓住關鍵,做出穩妥的決策。久而久之,大家遇到問題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去找他討論。
他的管理方式也很特別。當有同事表現不佳,他不會急著批評或淘汰,而是觀察對方的性格與長處,調整角色。有人從銷售崗位調去做數據分析,結果意外地大放異彩。
至於團隊的合作,他很少用嚴苛的規章或條文來約束。更多時候,只是一句「我相信你」或一個眼神,就能讓事情推進。大家知道他說到做到,承諾過的事情一定兌現,因此才敢放心把責任交給他。團隊不是因為壓力,而是因為信任與默契,被緊緊凝聚在一起。
最後,這位主管沒有靠爭搶和炫耀,卻在一次次專案中脫穎而出,成為最受信賴的領導者。
他沒有炫耀、沒有爭搶,卻靠著穩重、誠信、信任與善用人才,走得更遠。
炫耀反而失勢(謙遜的保護色)
越炫耀,越容易引人反感。這就像現代職場裡,真正受人尊重的領導,多半不靠張揚,而是靠實力與內斂。越是急著證明,反而難以長久,越容易失去真正的力量。
沉穩能贏得信任(穩重才能掌握主導)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沉穩是根基,躁動必然失勢。很多時候,領導人或專案負責人不是因為最聰明而被信任,而是因為最穩重,能在混亂中做定海神針。
最強的約束力,其實是誠信(信任與默契)
「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真正厲害的行動與影響力,不一定留下明顯的痕跡,卻能持久而堅固。就像信任與默契:有些合作需要合同來保障,但最牢固的關係往往是無形的,不靠規則繩索,也難以被破壞。有時候只是一句話,就能讓合作成立。
這種更高層次的「無形約束力」,其實源於 誠信與信任。沒有誠信,再多的規則也形同虛設;有了誠信,一句承諾就足以推動長遠的合作。
沒有無用之人,只有錯置的人(管理智慧)
「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在職場中,員工表現不佳,往往不是因為「沒用」,而是沒被放在合適的位置。好的領導者會嘗試引導,幫助對方找到能發揮的地方,而不是急著淘汰。這提醒我們:真正的管理智慧,不在於挑剔短處,而在於發現長處、激發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