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眼會累,機器不會;AI 產碼要靠自動化審查守門。
對象:DevSecOps 工程師、研發主管、資安團隊
關鍵詞:AI Code Review|自動化審查|CI/CD 安全|SAST/DAST|安全 Gate
AI 已經能幫工程師寫 30%~50% 的代碼,但問題是:
結果:漏洞比功能還快上線。
因此,我們需要 自動化的代碼審查 Pipeline,把「安全審查」從人力依賴,轉換為「流程保證」。
支柱 | 說明 | 工具 |
---|---|---|
靜態分析(SAST) | 掃描代碼結構,找出危險函式與常見漏洞 | Semgrep、Bandit、SonarQube |
動態分析(DAST) | 執行應用程式,模擬攻擊測試 | OWASP ZAP、Burp Suite |
依賴與授權檢查 | 檢查第三方套件的 CVE、授權合規 | Snyk、OWASP Dependency-Check、FOSSA |
name: Security CI
on: [pull_request]
jobs:
code-review:
runs-on: ubuntu-latest
steps:
- uses: actions/checkout@v3
- name: Run Semgrep
uses: returntocorp/semgrep-action@v1
- name: Dependency Check
run: pip install safety && safety check
- name: DAST Scan
run: docker run -t owasp/zap2docker-stable zap-baseline.py -t http://localhost:8000
{
"pr_id": 1024,
"scan_results": {
"critical": 1,
"high": 2,
"medium": 5,
"low": 7
},
"status": "blocked",
"recommendation": "使用者輸入未過濾,建議加入 SQL escape 或 ORM"
}
PM:我們現在 AI 幫忙產碼,開發效率翻倍!
你:沒錯,但漏洞也翻倍,所以我才幫你加了一道自動化審查防火牆。
AI 產碼 ≠ AI 安全。
唯有建立自動化審查流程,把人眼不可能 100% 捕捉的問題交給機器檢查,才能確保「快速開發」不會變成「快速崩壞」。
探索生成式 AI 如何加速釣魚郵件、語音詐騙與深偽攻擊,企業該如何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