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邦幫忙

2025 iThome 鐵人賽

DAY 17
0
自我挑戰組

《道德經》三十天閱讀之旅:初學者的經典探索系列 第 17

《道德經》Day 17:謙卑守一,損益求衡,知足長存

  • 分享至 

  • xImage
  •  

(39、42、44章)昨日我們探討逆向而行與柔弱智慧,今天聚焦《道德經》第39、42、44章的謙卑、平衡與知足之道。第39章教我們以低為本,守住本真;第42章揭示損益相生,平衡致勝;第44章強調知足知止,實現長久。在追求名利的現代社會,如何以謙卑守道、損中求益、知足不辱?
修養上,謙卑守一,以低為本;
策略上,損益求衡,以損致益;
心性上,知足長存,知止不辱。

原文區

通行版 第 39、42、44 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耶?非乎?故致數譽無譽。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帛書版 第二章 得一(39) /第五章 中和(42) /第七章 立戒(44)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寧 神得一以霝 浴得一以盈 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亓致之也 謂天毋已清將恐裂 謂地毋已寧將恐發 謂神毋已霝將恐歇 謂浴毋已盈將恐竭 謂侯王毋已貴以高將恐蹶
故必貴而以賤爲本 必高矣而以下爲基
夫是以侯王自謂曰孤 寡 不榖 此亓賤之爲本與 非也
故致數與無 與是 故不欲祿祿若玉 硌硌若石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 中氣以爲和
天下之所惡 唯孤 寡 不穀 而王公以自名也
勿或損之而益 益之而損 故人之所教 夕議而教人
故強良者不得死 我將以爲學父

名與身孰親 身與貨孰多 得與亡孰病
甚愛必大費 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 可以長久

經文大意

第39章:謙卑守一萬物因「得一」而各安其位,天清、地寧、萬物生。侯王以「孤、寡、不穀」自稱,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謙卑與守一是成功的根本。

第42章:損益求衡道衍生萬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陰陽調和形成平衡。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強梁者不得善終,平衡與謙卑是道的策略。

第44章:知足長存名聲與身體,財貨與生命,過度追求必招損失。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遠離過度欲望才能長久。

意思整理

第39章:謙卑守一

  • 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真正的尊貴來自謙卑,侯王自稱「孤、寡」,以低調守住根本。
  • 實子:
    假設你想自學一門新技能(如畫畫),一開始進度慢,朋友都說你畫得不好。你沒有急於展示或反駁,而是謙虛地向朋友請教技巧(以賤為本),每天練習基本功(守一)。幾個月後,你的畫技突飛猛進,朋友驚訝於你的作品,甚至請你分享經驗(貴)。這體現「謙卑守一」:你以低調的態度(賤)為基礎,不急於求成(守一),最終獲得認可(貴)。這種謙卑讓你專注本質(畫畫的基礎),而不是外在稱讚。我們可以試試在學習或生活中保持這種低調態度,比如不急於表現,專注實質進步,觀察它如何帶來長期收穫。

第42章:損益求衡

  • 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損益相生,平衡致勝。避免強硬(強梁者不得其死),以無為求平衡。
  • 實子:
    假設你和朋友計劃一次聚會,大家爭論去哪裡玩,你想去昂貴的遊樂園,但朋友們意見不合。你選擇放棄自己的提議(損),讓大家選一個簡單的公園野餐(無為)。結果,聚會氣氛輕鬆,大家更開心,你也發現簡單的相處更有意義(益)。這體現「損益求衡」:你放棄個人偏好(損),換來團體和諧與快樂(益),避免爭執(強梁)。這我們在生活中試著退讓一步,比如放棄小爭論,換取更大和諧,觀察它如何改善關係。

第44章:知足長存

  •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足與知止避免羞辱與危險,實現長久。過度追求名利導致損失。
  • 例子:
    假設你每天忙於學習、社團和社交,想樣樣做到最好,卻感到壓力很大。你決定知足,減少社團活動(知止),專注於幾門最重要的課程和休息。結果,你成績更好,身心放鬆,快樂感增加(長久)。這體現「知足長存」:你不追求面面俱到(知足),適時停止過度努力(知止),避免壓力導致的崩潰(不辱、不殞)。在生活中試著設定優先級,比如減少不必要的忙碌,專注真正重要的事,感受輕鬆與滿足。

結語

第39、42、44章教我們:謙卑是成功的基石,平衡是策略的智慧,知足是長久的秘訣。在快速變化的世界中,如何以謙卑守本心、以損益求平衡、以知足保長遠?試著在生活中實踐「知足知止」,觀察它如何改變你的視角!

實踐三問:
理解,謙卑守一,如何以低為本?
理解,損益求衡,如何以損求益?
理解,知足長存,如何知止不辱?

參考

附錄

  • 名句: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萬物

上一篇
《道德經》Day 16:反道而行,弱中致勝
系列文
《道德經》三十天閱讀之旅:初學者的經典探索17
圖片
  熱門推薦
圖片
{{ item.channelVendor }} | {{ item.webinarstarted }} |
{{ formatDate(item.duration) }}
直播中

尚未有邦友留言

立即登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