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不只是一套功能能否執行,更在於它能否承受真實世界的挑戰。」
在專案開發中,程式是否能運行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戰,是如何在 不同情境、不同使用者 手中依然穩定可用。
因此,在 部署完成(Day18) 之後,我們必須進入下一個關鍵階段:測試與調整。
在軟體層面,Debug 不只是「修 bug」,而是一個 品質防線。
功能測試 (Function Test)
壓力測試 (Load Test)
回歸測試 (Regression Test)
如果 Debug 是「免疫系統」,那 Usability Test(易用性測試) 就是「體檢報告」。
在防災平台中,最重要的問題不是「系統跑不跑得動」,而是:
「大眾使用者,能否在 3 分鐘內順利完成清單?」
任務導向測試 (Task-based Test)
觀察法 (Observation)
回饋收集 (Feedback)
依據結果進行優先排序:
測試不是結束,而是 下一輪設計的起點。
作為 PM,我要確保這個循環能不斷推進:
測試 → 分析 → 改善 → 再測試。
程式可以靠工程師 Debug,但「防災平台」的真正驗證,必須交給一般使用者。
唯有確保「任何人」都能在 3 分鐘內順利完成清單,這個專案才算達到 韌性生活指南 的目標。
正如一句老話:
「工具的價值,不在於它有多強大,而在於它是否真的能被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