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AI Agent 開發的世界裡,選擇正確的大型語言模型(LLM)就像為不同的 Agent 選擇合適的大腦。今天,我們來談談為什麼「輕鬆切換 LLM」是一個關鍵能力,以及 Semantic Kernel 如何讓這件事變得簡單。
不同的 LLM 模型有不同的特點和優勢,例如有些模型在生成文本方面表現更好,有些模型在理解上下文方面更強,有些模型在特定領域(如醫療、法律)有更深的知識,在實際的環境中,沒有一個 LLM 能完美解決所有問題。也可能因為成本、延遲或其他因素,我們需要根據任務需求靈活切換模型。
有些 LLM 模型可能在某些任務上表現優異,但成本較高。透過更換模型,可以在保持性能的同時,降低運行成本。想像一下,你的 AI 客服系統每天處理數萬次對話,如果每次對話都使用最頂級的模型,成本會相當可觀,但如果能針對簡單的 FAQ 使用較便宜的模型,尤其搭配 RAG 時,通常只要在檢索階段使用高階模型,最後生成回答時往往使用較便宜的模型就可以回答的很不錯,此外也可能在複雜問題才升級到高階模型,這時候搭配不同的模型,就能降低營運成本。
有些模型可能在某些任務上表現優異,但推論速度較慢。透過更換模型,可以在需要快速回應的場景中使用較快的模型,提升使用者體驗。有時候,一個回應速度快的輕量級模型,比一個準確高 1% 但回應緩慢 10% 的頂級模型可能更適合。像是最近許多平台提供了不同程度思考的模型,一般問題或生成任務,可以使用速度優先於思考的模型,而需求深度思考的問題則可以使用更強大的模型。
在確保系統的高可用性和穩定運行,當某個模型的 API 發生異常或延遲時,可以迅速切換到備用模型,以確保服務不中斷。或是像Azure平台的模型服務是有速率限制的,當流量過大時,可能會遇到 429 的錯誤,這時候就可以切換到其他模型來確保服務不中斷。
不同地區可能有不同的資料隱私法規。某些機敏資料可能需要使用可以本地部署的開源模型,而非雲端 API。能夠輕鬆切換 LLM,讓你能快速因應這些需求。
就像人類有不同的專長,LLM 也是,不同的 LLM 模型在不同領域有不同的專長,例如某些模型在醫療領域表現優異,有些在程式碼生成方面表現優異,有些模型在邏輯推理方面表現突出。根據任務需求選擇最適合的模型,可以提升整體效能。
現在我們知道了需要換 LLM 的一些理由,接下來「輕鬆切換」這個能力也很關鍵,不同的 LLM 可能有不同的 API、參數和使用方式,如果每次更換模型都需要重新撰寫大量程式碼,這會大大增加開發和維護的複雜度。輕鬆切換 LLM 可以帶來以下好處:
靈活應對需求變化:在實際應用中,需求可能會隨時變化。能夠輕鬆切換 LLM,讓開發者能快速調整及測試。
降低開發成本:如果每次都需要從頭開始整合新的 LLM,將會耗費大量時間和資源。如果透過建立統一的接口和抽象層,可以大幅降低切換成本。
提升系統穩定性:在某些情況下,特定的 LLM 可能會出現不穩定或性能下降的情況。能夠快速切換到其他模型,可以確保系統的穩定運行。
促進創新:隨著新模型的推出,開發者可以快速試驗和評估不同的 LLM。
Semantic Kernel 提供了一個統一的接口來管理和使用不同的 LLM,讓開發者可以輕鬆在不同模型之間切換,無論是 OpenAI、Azure OpenAI、Anthropic、Cohere 還是本地部署的模型,都可以透過相同的方式進行呼叫,而不需要擔心底層的實作細節。
// 程式碼與 OpenAI 深度耦合
var openAIClient = new OpenAIClient(apiKey);
var response = await openAIClient.ChatCompletions.CreateAsync(
"gpt-4o",
new ChatMessage[] { ... }
);
// 如果要換成 gemini 或 Claude,需要大幅修改
// 建立 Kernel 時指定 LLM (以 OpenAI 為例)
Kernel kernel = Kernel.CreateBuilder()
.AddOpenAIChatCompletion(
apiKey: Config.OpenAI_ApiKey,
modelId: Config.ModelId)
.Build();
使用gemini模型,安裝 nuget 套件 dotnet add package Microsoft.SemanticKernel.Connectors.Google --prerelease
後:
// 建立 Kernel 時指定 LLM (以 Google Gemini 為例)
Kernel kernel = Kernel.CreateBuilder()
.AddGoogleAIGeminiChatCompletion(
apiKey: Config.GoogleAI_ApiKey,
modelId: Config.GoogleAI_ModelId)
.Build();
使用本機ollama部署的模型,安裝 nuget 套件 dotnet add package Microsoft.SemanticKernel.Connectors.Ollama --prerelease
後:
Kernel kernel = Kernel.CreateBuilder()
.AddOllamaChatCompletion(
endpoint: new Uri(Config.Ollama_Endpoint),
modelId: Config.Ollama_ModelId)
.Build();
雖然 semantic kernel 提供方便切換 LLM 的封裝,但是在切換 LLM 時,仍需注意以下幾點:
在 AI 快速發展的時代,靈活性是成功的關鍵,如果我們的 LLM 應用能夠輕鬆切換 LLM ,這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優勢,更可能是一個戰略優勢
控制成本:根據需求選擇最經濟的方案
提升品質:隨時採用最新最好的技術
降低風險:不被單一供應商綁定
保持敏捷:快速適應市場變化
不管有沒有使用 Semantic Kernel,切換 LLM 的能力都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如果你正在開發 AI Agent 或相關應用,強烈建議要考慮使用這樣的抽象層,不管是為了測試或比較模型效用,都是非常有幫助的。